回覆列表
  • 1 # 史論縱橫

    當時的情形,李自成已經打敗了明朝最後一支聽從崇禎指揮的生力軍,就是孫傳庭的主力,可以說勢頭正盛,大順政權於是決定進一步推翻明朝的統治,問題的關鍵是走哪條路,怎麼打的問題。

    最後李自成走的是率先攻取關中,然後以西安作為根據地走平陽到太原,並且主力攻取大同、宣府、居庸關攻打京師,而偏師由劉芳亮率領從太原出發走真定,攻克保定後攻取京師。可以說李自成最後走的路線是採取了顧君恩和牛金星的總和,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態勢。

    首先,李自成率領的主力軍,從西路準備打的是硬仗,結果明朝邊軍太軟,都投降了,而偏師一部分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就是江北四鎮和左良玉部明顯受到驚嚇,反而向東南逃竄。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次農民起義有這樣的成績,這樣的順利,應該說不管李自成採取牛金星還是顧君恩的策略,最後應該都可以順利打下北京。

    但是,楊永裕提出的策略,其實是有問題的,如果李自成大軍攻佔南京,截斷漕運,實際是將明朝官軍包成一團,江北四鎮和左良玉的軍隊或許會和李自成的軍隊決戰。左良玉和江北四鎮(就是後來形成的南明政權)他們和明朝邊軍不一樣,左良玉和江北四鎮其實有軍閥的傾向,如果農民軍不找他們開戰,他們很可能脫離明軍序列。

    從後續的農民軍作戰情況來看,李自成的戰略判斷還是對的。江北四鎮和左良玉都沒有進京勤王,而選擇了自保。

    所以說,李自成制定的攻取北京的計劃,以及作戰實踐情況來說,李自成在推翻明朝的過程中都是正確。李自成的失敗,是在推翻明朝之後,沒能處理好和明朝舊部以及清軍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農民軍在北京的所作所為,更是讓其失去了民心。

    讀歷史應該全面的去看待去分析,不要因為李自成最後敗了,就對其進行全盤否定,李自成反明還是有一套的,從崇禎二年到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擁有十五年的反明鬥爭經驗,所以,他能選擇這條路,其實是特別成功的。

    李自成的失敗是,光有反明的經驗,卻沒有建設大順的智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用淺生槽種竹篙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