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少年風

    華為5G手機美國配件僅佔1.5%,但是純中國產化之路仍任重道遠

    2019年5月份,美國製裁華為開始實行,到現在已經一年有餘了,如今這個話題已經不再新鮮。但最近,美國又準備加大力度,意欲切斷華為晶圓代工來源,說的就是臺積電。加上臺積電赴美建廠訊息確定,使得華為前進的步伐變得更加困難。

    一、華為使用美中國產配件僅剩康寧玻璃。

    據瞭解,華為5G手機的中國產配件金額佔比從25%提升至42%,而美國配件的依賴已從11%降至1.5%,僅剩下玻璃外殼(康寧玻璃)。這是華為這一年來的成就,脫離美國依舊可以發展的很好。

    拿華為Mate 30來說,雖然從美國進口的配件只有康寧玻璃,但是海外進口的配件整體來說也有不少。攝像頭選擇的是日本索尼公司的配件,射頻前端模組選擇的是日本的村田製作所的配件,NAND快閃記憶體選擇的是日本的KIOXIA的配件,雙工器選擇的是日本的TDK和太陽誘電的配件,有機EL顯示器選擇的是南韓三星的配件,DRAM選擇是南韓SK海力士的配件,觸控式螢幕也是來自南韓進口。整體來看,我們依賴進口的產品還是有不少,是我們造不出來嗎?我覺得不是的,只是差距太大。

    華為三大核心科技是自研晶片、自研基帶、自研通訊。而手機硬體層面來說有五大模組計算、通訊、儲存、螢幕、電池。華為目前掌握的只有計算和通訊,當然,一個企業掌握整個手機生產鏈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在螢幕方面中國的京東方也是可以的。

    康寧大猩猩玻璃壟斷全球高階手機市場,但是有訊息傳出稱華為正在自主研發名為“Air Glass”,並獲取了相關專利,看來徹底擺脫美國配件的決心是大的。此外,光刻機技術決定了晶片的生產,中芯國際年底才可以量產7nm晶片,而華為計劃上線5nm晶片的手機,目前已經向臺積電下了大量的訂單。光刻機技術的差距目前是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

    篇尾小結:中國產化之路是必須要走的,不然永遠的被人家牢牢的壓制。我們不能把壓力都放在華為身上,華為只是直接“受害者”,中國產化需要國內多家企業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真正意義的手機生態鏈。

  • 2 # 17看科技

    提到處理器,自然就想到了高通。每年高通釋出新處理器的時候,國內的手機廠商是爭著說自己會首發。而且我們也知道,處理器是手機的核心部位,一旦遭到斷供,那會有多少損失呢?

    在國內手機廠商中,只有華為是堅持用自己的自研晶片,更讓我們感到興奮的是,這一條路沒有白走,是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不少使用者認為華為是捆綁什麼情懷,這裡就想說一下,一旦高通斷供了,你們怎麼辦呢?

    加上在近兩年,米國對華為的制裁是越來越嚴。一方面是讓我們看到了華為的超前的戰略,即所謂的備胎計劃。另外一方面,是拉開了去米國化零部件的序幕。根據日本媒體和專業機構拆解測算,華為5G手機的中國產配件金額佔比從25%提升至42%。

    而美國配件的依賴已從11%降至1.5%,僅剩下玻璃外殼等。看到這個1.5%,很多人也是高興,可熟不知玻璃外殼還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其實這在業界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來自美國康寧大猩猩的玻璃製品。

    那麼我們離純中國產還有多遠?首先這個問題應該是無解的,因為不可能什麼都是自己做,這就已經在打破貿易的銜接了。只能是有替代品,在需要的時候自己能生產,不受制於人。

    其次,我們真的需要純中國產嗎?現在這個世界是相互合作的,對於資源的整合利用非常明確。記得有這麼一個事情,有網友說國內都造不出圓珠筆的筆芯。想想都覺得非常的荒謬。

    造肯定是可以的,只是在工藝與技術上,與其他國家比不了。在一個造出來沒有市場,沒有購買,這東西賣給誰。第三,激發我們的創新,為什麼會有創新,都是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想出來的。

    不創新只能等死,希望國內有更多的企業像華為一樣,居安思危,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

  • 3 # 悅悅聊科技

    回望2019年5月,美國封鎖華為事件爆發。

    但根據日本媒體和專業機構拆解測算,華為5G手機的中國產配件金額佔比從25%提升至42%,而美國配件的依賴已從11%降至1.5%,僅剩下玻璃外殼等

    然而就是這1.5%卻引起了筆者的好奇,為什麼最難的半導體晶片都能擺脫美國企業的制衡,而這薄薄一層的玻璃外殼卻做不到呢?我們離“純中國產”還有多遠呢?

    已轉正的華為備胎

    事實上正是因為美國的多行不義,反而給具備強大內生力的中國科技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驗證了“趨勢不可逆”這條真理。

    自華為被封鎖事件爆發的這一年以來,中國半導體產業無論是在資本層面還是在科技研發層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在5G時代,通訊晶片的研發難度極高,顯然華為已經攻克難關。

    自研晶片,自研基帶,自研通訊,華為掌握三大核心科技。

    也許正是因為華為的逆勢成長,成為美國加碼制裁的誘因,但今日的中國科技產業環境早已不是當初。

    正崛起的中國產替代

    可能有些人依然會吹毛求疵的挑剔道:華為手機裡面仍舊有大量來自日韓的關鍵配件,仍舊受制於人。

    但其實華為高階5G手機已經實現近半的中國產率,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我們不能強求一個企業來搞定一切,這其實是一個關乎供應鏈和科技生態的問題。

    手機無外乎計算、通訊、儲存、螢幕、電池這五大模組。

    其中華為已經解決了計算和通訊的部分,其他領域的中國科技企業也在這一年當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比如來自京東方的螢幕早已經在華為最前沿的摺疊屏手機Mate X系列中採用,實現全球範圍內的領先。

    此外,長江儲存目前已經全部攻克128層QLC快閃記憶體技術,這對於中國產快閃記憶體產業發展意義非凡。

    一條強大且完善的全產業鏈科及技生態正在加速成形。

    純中國產,這個以前看似天方夜譚的想法,如今正在一步步照進現,但是我們真的需要純中國產嗎?

    繞不開的不只玻璃

    回到開篇的問題,華為能做到如此之高的配件中國產率,為何最難取代的卻是一塊玻璃?

    其實這在業界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來自美國康寧大猩猩的玻璃製品,幾乎壟斷了全球的高階智慧手機和電腦螢幕的市場,而玻璃外殼對智慧手機的體驗卻極為關鍵,且極為昂貴。

    玻璃外殼的好壞不僅決定了整機的視覺效果、觸控靈敏性、握持的手感、訊號的穩定、耐刮擦的能力、無線充電效率,甚至決定了手機能否通過跌落測試。

    作為對比,第六代大猩猩玻璃平均能經受15次從1米的高度的跌落,而普通玻璃一次都扛不住。

    但有資料顯示,目前Mate 30 Pro仍舊採用的是第六代康寧大猩猩。其實這不難理解,從研發到量產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以及產業配套。

    其實繞不開的不只玻璃,眾所周知在光刻機、晶片設計軟體等領域仍舊存在差距。

    承認差距,確認進步,是持續發展的不二法門。我們離 “純中國產”還有多遠?

    這個問題或許沒有準確的答案。但今天相比一年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刻,我們已經能夠看到更多的希望。

    同樣的話,其實我們在一年前就看到過。而這一年過去了,華為不僅活著,而且活得更加精彩。

    華為2019年全年營收高達8588億,實現同比增加19.1%的逆勢增長,並且大幅增加庫存和研發費用以作未雨綢繆,顯然華為已經有備而來。

    正如華為官方微博所言:“除了勝利,我們已經無路可走”。

    在全球經濟協作一體化的今天,科技不應該有國界之別。

    越來越多的中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並非意味著我門要走純中國產這條路線,只是迫於無奈我們必須要經歷這個發展的陣痛期。

    其實我們需要的不是純中國產,而是純中國產的實力,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受制於人。

    儘管受到打壓,華為也不會走向封閉,走向孤立。”

    “華為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戰略不會動搖。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如此說道。

  • 4 # 三說食味

    說句實話,純中國產目前來看是不可能的。不管是從軟體還是硬體來看短期內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晶片的製造,晶片的設計這些都離不開美國的技術

  • 5 # 科技快報君

    離純中國產很遠,哪怕三星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可以實現手機所有零件的研發,但都無法離開國際合作。因為三星UI是基於安卓的,而我們都知道安卓系統是美國谷歌的。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實現完全自主研發。

    只不過華為作為國內最強的品牌之一,擁有目前國內最強的研發實力,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以百億,千億計算。是其他國內品牌都無法比擬的。近幾年,華為手機越來越使用中國產螢幕了,即便是兩款高階系列p和mate都使用不少的中國產螢幕,這也有利於中國產螢幕的發展。華為的晶片也是非常強的,但是是由臺積電代工的,並非華為自己生產的。

  • 6 # 爭做數碼小達人

    這個說法不科學,不知道1.5%這個資料是怎麼得出來的,是按照零件數目算的還是按照零件價值算的?

    用海思CPU舉例,怎麼算純中國產?CPU是自己設計的,但是不是自己生產的,臺積電給做的,臺積電又受制於美國,你說這個CPU算不算中國產?算成中國產有什麼用?美國照樣可以制裁。好,就算上海的中芯國際可以給華為代工了,可它的光刻機都要從荷蘭進口,這樣生產出來的晶片算不算中國產?人家還是可以卡脖子。

    完全實現中國產沒有用,關鍵我們自己要有別人沒有的技術,你能卡我的脖子,我馬上可以卡你的脖子,這樣鬥爭才不落敗。

  • 7 # 習若自然

    不遠,但是也沒有必要做到純中國產,比如一些研發難度、利潤低,隨時可以替代的部件,就拿以前被輿論帶的很凶的“中國造不出圓珠筆芯”來說,這類部件完全沒必要中國產化,吃力不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通過走路減肥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