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有的,畢竟寶玉與襲人相處多年,還是有感情的.
在八十回中,除了屢次暗示襲人將離開賈府、別嫁優伶的正文之外,還有一些批語,也值得重視。比如寶玉捱打,一半是為了琪官蔣玉菡,在二十八回捲著,就有這樣一段批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襲人是一個複雜的形象。她有野心,想往上爬,又細心周到。她對寶玉,不僅是“雲雨”的誘惑,也有感情、甚至是母性的呵護。寶玉從小離開生母,生活在溺愛、但年紀漸長、並且承擔著照顧元迎探惜四春而責任重大的祖母身邊。他得到的寵愛不少,但還是有所缺失。而襲人的母性呵護,對他的心靈來說,恰好是一種慰藉。
但是賈寶玉,肯定不會走這一條路。不管是寒窗十年,還是“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他都不肯接受。這就徹底斷絕了襲人“爭榮誇耀”的希望。於是襲人離開寶玉,也就順理成章了。
期間如何運作、有哪些巧合,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可以推想到的,是襲人在自己前途命運的選擇上毫不含糊,卻也泯滅不了內心的一縷柔情。換言之,她離開寶玉是一定的,但並不表示她已經徹底斷絕了對寶玉的愛情。
賈家進一步敗落(是的,不是一次抄家一夜赤貧,而是逐漸的敗落),寶玉寶釵夫妻貧困難以自給。這時候寶玉早已存了“懸崖撒手”之心,但是扔下寶釵,他也未必做得出來。那是《傷逝》裡的涓生那樣自私的人才能做的(還有人讀魯迅嗎?),而甄士隱雖然貧困中出家,到底妻子還有岳家可以依靠。
於是寶玉把寶釵託付給蔣、襲夫妻,自己才可以了無牽掛、飄然遠去、“撒手紅塵”。寶釵雖然三觀不合,但對寶玉也有相當瞭解,知道無法挽回,也就只能在襲人家安之若素了。
當然有的,畢竟寶玉與襲人相處多年,還是有感情的.
在八十回中,除了屢次暗示襲人將離開賈府、別嫁優伶的正文之外,還有一些批語,也值得重視。比如寶玉捱打,一半是為了琪官蔣玉菡,在二十八回捲著,就有這樣一段批語:“蓋琪官雖系優人,後回與襲人供奉玉兄、寶卿得同終始者,非泛泛之文也。”
襲人是一個複雜的形象。她有野心,想往上爬,又細心周到。她對寶玉,不僅是“雲雨”的誘惑,也有感情、甚至是母性的呵護。寶玉從小離開生母,生活在溺愛、但年紀漸長、並且承擔著照顧元迎探惜四春而責任重大的祖母身邊。他得到的寵愛不少,但還是有所缺失。而襲人的母性呵護,對他的心靈來說,恰好是一種慰藉。
襲人與寶玉相處多年,細心周到,也不完全是工作,而是有感情的。也就是說,不管是寶玉對襲人,還是襲人對寶玉,都是有感情、視為終身伴侶的。但是比較而言,寶玉天真,想什麼就以為有什麼。襲人卻很務實。就是與寶玉情深意重的時候,她也不忘“用柔情以警之”,提條件、做談判。在短期之內,這些手段,是收到一定效果的--並不是說寶玉肯為襲人改變自己的人生觀,而是寶玉對襲人的感情越來越深,依賴也越來越強。但是不管怎麼樣,襲人的長期規劃是“夫榮妻貴”,或者說是“素日想著後來爭榮誇耀之心”。如果寶玉不能給她“爭榮誇耀”的生活,她是不吝於離開他的。八十回後,賈府勢敗,“子孫流散”,並不是完全沒有復興的機會。像賈蘭,不就是“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了嗎?但是賈寶玉,肯定不會走這一條路。不管是寒窗十年,還是“會會這些為官做宰的人們,談談講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他都不肯接受。這就徹底斷絕了襲人“爭榮誇耀”的希望。於是襲人離開寶玉,也就順理成章了。
期間如何運作、有哪些巧合,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可以推想到的,是襲人在自己前途命運的選擇上毫不含糊,卻也泯滅不了內心的一縷柔情。換言之,她離開寶玉是一定的,但並不表示她已經徹底斷絕了對寶玉的愛情。
賈家進一步敗落(是的,不是一次抄家一夜赤貧,而是逐漸的敗落),寶玉寶釵夫妻貧困難以自給。這時候寶玉早已存了“懸崖撒手”之心,但是扔下寶釵,他也未必做得出來。那是《傷逝》裡的涓生那樣自私的人才能做的(還有人讀魯迅嗎?),而甄士隱雖然貧困中出家,到底妻子還有岳家可以依靠。
“四大家族”卻是“一損俱損”的。賈府勢敗,薛家更不能保全。寶釵雖然能幹,並沒有謀生手段。如果拋下她,就算於坐視她餓死,寶玉似乎還沒有這麼狠心。這時候蔣玉菡與襲人夫妻,已經是“家成業就”(蔣玉菡早已在紫檀堡置買田地,經濟上自給有餘),奉養兩個人並不為難。不管是蔣玉菡與寶玉的“一見鍾情”,還是襲人與寶玉的(以及與寶釵的)朝夕相處之情,他們也樂於幫助故人。於是寶玉把寶釵託付給蔣、襲夫妻,自己才可以了無牽掛、飄然遠去、“撒手紅塵”。寶釵雖然三觀不合,但對寶玉也有相當瞭解,知道無法挽回,也就只能在襲人家安之若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