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大龍仔1
-
2 # 山野秦農
板藍根
以根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的功能,為大宗中藥材,常用感冒藥,其葉可作保健茶飲用。對土壤無嚴要求,適應性強,山區、丘陵、平地均可種植,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連作。2~5月播種,8~11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350~4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25~28元/公斤。
金銀花
以花入藥。近年來不僅製藥企業增加了該品的投料,以其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飲料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導致其商品用量加大。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適應性強。春季3~4月栽種,當年有少量開花,次年進入盛產期,一年栽種,多年收益。以“樹型”金銀花品種產量較高,常年畝產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150~180元/公斤。
旱半夏
以塊莖入藥。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的功能,是藥廠生產多種止咳化痰中成藥飲片、劑、露的主要原料。對土壤無嚴要求,但以砂質壤土種植為佳,最適合半陰半陽的環境生長,可與果樹或髙稈作物套種,忌積水。2~4月播種,8~10月採挖,全生育期為6~7個月。常年畝產120~150公斤,目前市場收購價為70~85元/公斤。
蒲公英
蒲公英種植用途極廣,種植一次可收穫6-7茬,其葉、根莖皆可入藥,蒲公英可以採摘內頁作為蔬菜售賣,每畝的產量在700-800公斤,也可以整株採收,每畝的產量為2000-2500公斤;如果是按藥材出售,畝產蒲公英幹品580-650公斤,每公斤的售價在10元左右,一畝的收入為5800-6500元不等。
-
3 # 藥都阿猛
2不要跟風
不要聽說今年什麼藥材漲價了就種什麼藥材,這樣做的話會趕不上好行情的。一號方里的藥材品種在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價格直接暴漲,現在這幾個品種的價格都在掉落,沒有隻漲不跌的品種。
不管種植什麼品種的中藥材,先了解清楚它適不適合在你那裡種,然後考察清楚行情,畢竟風險還是有的。不要以為種植中藥材是個只賺不賠的買賣,這個世界上只賺不賠的買賣還輪不到咱們做。
-
4 # 田語村民
一、結合當地政策檔案精神規定的藥材品種。比如說西南片佔全國中藥材市場25%是由那些藥材主導,人們承認的道地藥材品種是那些?
二、如果能選擇建議最好選擇藥食同源的,這樣銷路會更寬。例如雲南的小黃姜,個大的賣到農貿市場,個小的加工打粉賣到中藥市場。
三、做好銷售市場調研。不要跟風,最好與廠家有訂單,這樣您至少保住底線少賺。遇上行情好您就可大發了。一般產量高的利潤不大,利潤大的風險也大。
四、種植可以進一步初加工或精加工的藥材。國家現在雖然在加大投入冷鏈物流倉儲建設,但如果自己在開初就選好種植品種,您會更有主動權,不然有的農產品會爛在地裡的。
五、最主要的是您要種植地點的土質、氣候、海拔、平均氣溫分析、農作物產值對比、勞動力成本,特別是種植所需資源。例如天下茯苓看雲南,雲南茯苓看普洱,而種植茯苓離不開的是思茅鬆這種松樹。
-
5 # 江湖隱士小樂居士
首先您的想法非常好,種植中藥材現在目前以是國家的主流,因為一場疫情,使得抗病毒型藥物非常搶手。
1. 咱們一定定要記住千萬不能盲目跟風,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您就不要再在上面浪費時間了,走小眾方向,不要走大眾方向,這樣避免市場產能過剩,導致爛大街情況。
2. 自然環境因素,古語云:“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氣候條件要符合當地作物的標準。
如果是自己有個幾百畝的土地,那就坐等收錢了。
(三七圖)
-
6 # 龍保民
中藥材講究道地性,在資訊發達的當今社會,中藥村價格波浪起伏的週期性在縮短,當某一種中藥材今年價格好,第二年會有更多的人投資,擴種,會掀起種植熱潮,幾年後產品大量產出,市場供大於求,進入低谷,這是大多中藥材都在經歷的過程,所以,要想產量大,價格高,收益好的中藥材就勢必有這個風險所在,前幾年高價的熱門產品如白芨,豬苓,天麻,白朮等,都跌入低谷,前車之鑑。所以,在中藥材發展上,應該是因地制宜,發展本地出產,適宜本地的品種,特別是地方珍稀野生品種的馴化家種,有地方特色的,特有品種才更有前途,如川貝,太白貝母,釦子七,水白芨,地苦膽,蠶羌,只有開發,發掘地方品種,開發野生馴化專案,獨闢蹊徑,走特色,才能更好發展,若盲目跟潮,聽信網路商家炒作,風險挺大。
回覆列表
傳承幾千年的中醫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一段時間內相對沉寂。隨著資訊傳播的越來越即時便捷,人們對中醫也有了更深的認知。近年,國家對中醫藥領域越來越支援,並提出了振興中醫藥的相關決策。
但目前中醫藥方面,還是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的。傳承幾千年的藥方是好的,但是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和森林等自然資源的減少,很多自然生長的中草藥也在逐漸減少。有很多大宗中藥材只能靠人工種植來維持社會的需求量。
但是人工種植和野生環境下生長的中草藥,藥的品質有著很大差距。中醫方面也就出現了“方好藥不靈”的尷尬。所以說,解決中藥種植的質量問題,遠比產量和利潤要重要的多。
就拿今年我們種的2000畝丹蔘來說,丹蔘是我們山東的道地藥材。由於我們多年研究和實踐種出來的丹蔘,零農殘,丹蔘酮等重要指標含量已經是普通種植丹蔘,丹蔘酮含量的2倍以上,已經達到了野生丹蔘的丹蔘酮含量指標。且再保證藥性如此高的情況下,產量最高可達畝產6000斤,是普通丹蔘產量的2倍。價格上,高品質的中藥,完全不用擔心利潤問題。我們的丹蔘全部為藥企直購,銷路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尤其是疫情之後,中醫藥被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認可,目前中藥價格處於頂峰狀態,市場行情樂觀。
所以說,不要盲目跟風,種植中醫藥是不錯,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產量、利潤而忽略了質量,還是請沒有種植技術經驗的朋友們三思而後行。畢竟,但凡是從土地裡刨錢,都沒有容易的活。感謝觀看,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我是鄉村大龍,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