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眼明目
-
2 # 日衝資訊 黃
心理學是研究心智和行為的科學。它和物理學一樣是一門樞紐學科。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是科學方法論,即先做出可被實證或證偽的假設,然後,透過實驗證明。在現代科學門類中,心理學的實證方法是最為複雜的。這種複雜性體現在人的三個特徵:
複雜性 沒人知道大腦的神經元如何產生出思想,情感和動作。但是,人們可以解釋星系的形成和演變過程。變異性 電子行為是一樣的,但是沒有一樣的人,就算是雙胞胎,他們的行為也是不一樣的。反應性 無論觀察還是不觀察,原子都按照某種規律做出一樣的行為。可是,人在知道被觀察時的行為和不知道被觀察時的行為是完全不同的。
就我個人而言,在當前的心理學範疇的特質中,區分心理學與其他學科與眾不同的地方應該有兩個方面
心理學是一門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的學科,其實它所研究的事物都是與大眾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其中有很多問題甚至是大家很熟悉而且會關注的問題。
第一個方面——心理學崇尚的機率性思維心理學家們與其他很多的自然科學家們思考不同之處著重體現在心理學更相信,人類的任何行為都是機率性的。換一句話來說,就是人類行為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影響它的有其他隨機事件。
事實上,人類有很多學科的建立都是依靠機率基礎的,就好比天體物理學、病理學、所有社會類學科(經濟學、政治學)等等。然而,這些學科都不可能準確預測每個研究物件的具體行為,但是,對於整體的事物規律卻都有較好的描述和預測。而心理學更注重強調這種不確定性。
第二個方面——心理學注重批判性思維心理學並不太相信個體的思想成果,更相信科學方法的論證,而科學方法的本質就是證偽,也就是對人類以往的經驗、“常識”、“直覺”,產生懷疑、挑戰和批判。
在原則上,心理學比起犯錯誤,更害怕的是以假亂真。心理學不相信所謂可以解釋一切問題的絕對“真理”,但相信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找出一個相對正確的解釋。心理學不能相信個例,畢竟它的隨機性太明顯,但我們相信在大樣本基礎上的科學研究。
結語心理學,相比之下聽到動聽的心理故事,更願意看到實實在在的資料和規律的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