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方有個大傻妞

    驢是詩人對現實的妥協

    在古代,尤其是戰爭年代,需要用到馬的時候很多,尤其是在古代作戰方式比較單一的時候,馬對於軍隊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比較緊缺的,我們可以在各個朝代中看到需要從西域或者其他地方進購馬匹的現象,這說明馬匹不易得,馬兒的價格自然高了。而驢正好是馬的替代品,當馬漲價的時候,人們最好的選擇自然是驢。而且驢的飼養成本也比馬低很多,只需要喂些簡單的草料即可,便可以保持很久的體力。

    並且古代詩人在詩中多提到瘦、弱、病等字,比如孟浩然的“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杜甫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等,在很多人物傳記裡,對詩人的描述一般也是“纖瘦”、“潦倒”等。古代文人很多出生貧苦,並且由於內心的遠大抱負,內心悵惘,貧窮不僅限制了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讓很多文人無錢治病,導致身體素質很差。不像將軍戰士這些,給人的感覺就是威武強壯的。若是文人以這樣的身子骨騎馬的話,估計時間久了骨頭會散架,而且馬並不好駕馭,文人們很少有能夠控制好馬匹的,若是遇到性子烈的馬兒,別說作詩了,話都講不出來。

    在古代,交通不便,詩人如果想出個遠門,其實驢就變得不可或缺了。長途跋涉的話,驢可以分擔行李的重量,而且驢比較溫和,騎起來很平穩,大大減少了旅途的顛簸和勞累。所以,出於這些原因,詩人與驢還是分不開的,他們在現實上需要這一個忠誠的夥伴,說不定,驢還能給疲乏的旅途帶來些許樂趣和安慰。

  • 2 # 歷史段子集

    馬作為一種戰略資源甚至是身份象徵,在古代是珍貴的。以大部分文人的收入,很難買得起一匹馬。詩人騎驢,騎驢代表歸隱,似乎成了一個定式。許多文人紛紛效仿,騎驢出行或者開始在畫作和詩作中,反覆提及驢。

    西漢建國之初,民間飽受戰火侵擾,經濟蕭條。皇室想要搞點儀式,找幾匹顏色相同的馬做禮儀馬車,找遍全國也竟然都沒有找到四匹顏色一樣的馬。

    中國古代文人的出世,“失意”與“不得志”似乎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驢身形瘦小,任勞任怨,走起路來看著病懨懨的,正好和文人失意的氣質相吻合,於是他們就成了天造地設的伴侶。

  • 3 # 碧伶居士

    諸葛亮老丈人的“騎驢過小橋,獨嘆黃花瘦”是尋意境,你換成“騎馬過小橋”再看看還有味道嗎?

    李白的“天子殿前尚容我走馬,華陰縣裡不許我騎驢”,這處的“騎驢”明顯是“找茬兒”。

    看來古代的驢也不是隨便騎的。

  • 4 # 冬日暖陽ABC

    其一,主要是……便宜!

    其二,其次是……情調!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 ——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

    ◆一夜北風寒,萬里彤雲厚

    長空雪亂舞,改盡山河舊

    仰面觀太虛,疑是玉龍鬥

    紛紛鱗甲飛,切克遍宇宙

    騎驢過小橋,獨嘆梅花瘦

    ——黃承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史詩之路爆率曝光,遇到隱藏怪物最高可掉落了5件超界,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