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西遊記》並不是禁書。這是個傳言。
這些傳言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我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在文中說西遊記在明朝是禁書。
這個說法有問題。
說《西遊記》在明朝是禁書的,一般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西遊記》宣揚造反,反抗皇權
《西遊記》中確實有這些情節,不過這些也並不嚴重。比如《水滸傳》也是以造反為主的嘛,金聖嘆還寫評註呢。《西遊記》是根據當時流傳的評話和傳說整理成的,早就約定俗成的東西,廣為傳播,想禁也難。還有些戲曲,比如《寶劍記》明顯是說林沖造反的,《鳳鳴記》幾乎就是指摘朝政了,也照樣上演。
《西遊記》成書大約在嘉靖和萬曆時期,並不是很早期。
如果是在朱元璋時期,不敢確定是什麼後果,也許會被滅族?
明朝中後期時朝廷對這些小說管得並不很嚴,市民文學還是蠻流行的。明朝中後是小說和戲曲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各種各樣的文學小說如雨後春筍,不候百姓們愛看,皇親貴族們也是經常拿幾本讀讀的,這幾句說辭也不會在意。
三、豬八戒影射朱八八
幸虧不是在洪武和年間。當和尚還名叫豬八戒,和太祖高皇帝的名諱只差一點點。這樣意味我也覺得挺明顯了,我也喜歡把朱元璋叫成豬八八。難道《西遊記》這樣稱名,是故意影射明朝的眾多的朱姓王族遲早要把國家吃光喝盡?
反正,在嘉靖一朝,彷彿對這些並不是很看重,完全沒有在意的樣子。
四、《西遊記》宏揚佛教,貶低道教
意思是說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如果看到《西遊記》這樣描寫,肯定不高興,會禁止它。
《西遊記》中確實有貶低道教的描寫。不過,實際上《西遊記》是儒、道、佛三教都嘲諷。以儒家代表的天庭,佛家代表的佛祖、觀音、伽葉,道家為代表的各路神仙,《西遊記》都要挖苦一遍又一遍。得罪的人挺多的,也沒在乎多你嘉靖皇帝一個。嘉靖藏在深宮裡煉丹,路數和太上老君的冶煉方式彷彿也不盡相同,嘉靖的主要原材料是宮女的天癸,而太上老君沒這條件,只好燒孫悟空。嘉靖犯不上為這個事情生氣。
事實上,《西遊記》恰恰是從明朝藩王府中流傳出來的。
現存的一些明代版本中,繁本有世德堂本和李卓吾評本。世德堂本最早可追溯到嘉靖十一年,而李卓吾評本在明天啟年間。
這就說明,《西遊記》在明朝確實沒有被禁。
在明朝,《西遊記》並不是禁書。這是個傳言。
這些傳言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我以前看《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在文中說西遊記在明朝是禁書。
這個說法有問題。
說《西遊記》在明朝是禁書的,一般有以下幾個理由:
一、《西遊記》宣揚造反,反抗皇權
《西遊記》中確實有這些情節,不過這些也並不嚴重。比如《水滸傳》也是以造反為主的嘛,金聖嘆還寫評註呢。《西遊記》是根據當時流傳的評話和傳說整理成的,早就約定俗成的東西,廣為傳播,想禁也難。還有些戲曲,比如《寶劍記》明顯是說林沖造反的,《鳳鳴記》幾乎就是指摘朝政了,也照樣上演。
《西遊記》成書大約在嘉靖和萬曆時期,並不是很早期。
如果是在朱元璋時期,不敢確定是什麼後果,也許會被滅族?
明朝中後期時朝廷對這些小說管得並不很嚴,市民文學還是蠻流行的。明朝中後是小說和戲曲全面繁榮興盛的時期,各種各樣的文學小說如雨後春筍,不候百姓們愛看,皇親貴族們也是經常拿幾本讀讀的,這幾句說辭也不會在意。
三、豬八戒影射朱八八
幸虧不是在洪武和年間。當和尚還名叫豬八戒,和太祖高皇帝的名諱只差一點點。這樣意味我也覺得挺明顯了,我也喜歡把朱元璋叫成豬八八。難道《西遊記》這樣稱名,是故意影射明朝的眾多的朱姓王族遲早要把國家吃光喝盡?
反正,在嘉靖一朝,彷彿對這些並不是很看重,完全沒有在意的樣子。
四、《西遊記》宏揚佛教,貶低道教
意思是說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如果看到《西遊記》這樣描寫,肯定不高興,會禁止它。
《西遊記》中確實有貶低道教的描寫。不過,實際上《西遊記》是儒、道、佛三教都嘲諷。以儒家代表的天庭,佛家代表的佛祖、觀音、伽葉,道家為代表的各路神仙,《西遊記》都要挖苦一遍又一遍。得罪的人挺多的,也沒在乎多你嘉靖皇帝一個。嘉靖藏在深宮裡煉丹,路數和太上老君的冶煉方式彷彿也不盡相同,嘉靖的主要原材料是宮女的天癸,而太上老君沒這條件,只好燒孫悟空。嘉靖犯不上為這個事情生氣。
事實上,《西遊記》恰恰是從明朝藩王府中流傳出來的。
現存的一些明代版本中,繁本有世德堂本和李卓吾評本。世德堂本最早可追溯到嘉靖十一年,而李卓吾評本在明天啟年間。
這就說明,《西遊記》在明朝確實沒有被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