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兒教子
-
2 # 媽媽救兵
抓住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在於家庭教育中是否有愛撫養。真正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嘮叨的撫養孩子說話早。可以看看我上傳的影片:孩子話多話少,跟早年親情撫養方式有關。如果您的孩子在0-12歲,李教授的講座,也許能給你極大幫助。
抓住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在於家庭教育中是否有愛撫養。真正有愛的撫養一定是嘮叨的,嘮叨的撫養孩子說話早。可以看看我上傳的影片:孩子話多話少,跟早年親情撫養方式有關。如果您的孩子在0-12歲,李教授的講座,也許能給你極大幫助。
人類的語言,在新生兒時期就已經會哭叫,以後逐漸咿呀發音。所以,對於寶寶的語言開發,要從新生兒期開始,也就是0-3個月的時候,一般出生半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訓練。
並且,在培養語言的同時先開發聽覺智慧。因為,語言是在聽覺智慧的催生下形成的。所以,培養語言先培養聽力十分重要。
有實驗證實,新生兒不但能聽到聲音,而且聽力還比較強,當媽媽用柔和的聲音對他說話時,他會表現出恬靜的微笑;但如果周圍的聲音比較噪雜難聽,新生兒就會表現出煩躁不安。
到了1個月年齡左右時,寶寶會更加密切關注人類的聲音,尤其是音調高的人更是注意,甚至還會模仿一些大孩子的說話聲音。
所以,一個月之內的新生寶寶,已經能區別人的語言聲和非語言響聲,以及不同的語音。在這個時期,如果媽媽和他說話,他能注視媽媽的臉片刻,並會表現出反射性的微笑,有時還會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語音,這是他和媽媽在說話,這就是寶寶的“最初語言”。所以,爸媽應抓住這第一個關鍵期進行培養訓練。可採用以下3個小方法:
1、培養寶寶聽人說話的興趣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必須行培養寶寶聽別人講話的興趣,並強化寶寶對語音的理解能力,而且要多一寶寶說話。
在家中,爸爸媽媽應為寶寶營造一個溫暖親切的環境。譬如媽媽抱起小寶寶,輕輕地親吻他,用手撫摸他的小手、小臉、小身體兒。在寶寶哭鬧時,就要把他抱起來貼近胸口處,讓他聽一聽媽媽的心跳聲,如此他就會變得非常寧靜和愉悅。
2、用溫柔的聲音與寶寶說話
平時,媽媽要經常用溫柔的聲調輕輕地和寶寶說話,對他微笑,輕輕哼唱一些優美的歌曲或搖籃曲,也可以用玩具逗一逗寶寶,吸引多他注視媽媽的臉,以啟發他模仿語言的能力。在寶寶成長的2~3周時,就會發出“哦、哦”的聲音來回答媽媽的問話,你說得越多,寶寶的語言反應就越多。
3、平時多與寶寶交談
為了儘早啟發寶寶的語言能力,應堅持每天都與寶寶講話。譬如,在換尿布時,餵奶時,洗澡、洗臉時,都可以與寶寶講話。
不管任何時候與寶寶接觸,都不要忘了多跟他說話,並要輕輕地、柔和地告訴他:媽媽在為你做什麼,你在想什麼,你在笑,你快會叫媽媽爸爸了,並對他發出的聲音表示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