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非得看看
-
2 # 我是風語者034
吹毛求疵,借題發揮。書法上允許異體字存在的,三爺題字屬於書法許可範圍,是某些人心理不平衡,借題發揮。
記得以前聽說過一個開點心鋪子的老闆,求一位知名人士書寫招牌,那位先生有意把心字不點中間那個點,老闆覺得少一點,就是錯字了,但書法家解釋說,有意少一點,是讓人路過覺得心虛,就該進來吃點心了啊!那個字大家都認識,少一點也都明白,點心鋪掛個少一點的招牌,其實是很有創意的!
說到德雲社的招牌,德字書法上多一筆少一筆都不能算錯,異體字字典裡也有,憑啥說錯字呢?
-
3 # 暱稱shi
心態決定立場不同,觀點不同。應該允許別人發表自己的態度,也允許你持有和保留自個兒的想法,“思想統一”永遠是一種境界,是追求的目標。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統一認識,統一意見。文藝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是歌舞昇平,國泰民安的象徵。希望文藝界不要把心思放在這樣的爭論上,而是應該推陳出新,在創作上你追我趕,不斷拿出新品,來贏得觀眾,贏得聲譽,為藝術發展貢獻自己的才智與能力。毛主席延安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話,至今仍有現實意義。新時期黨的領袖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對文藝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期望。體制內的文藝工作者,黨員幹部對此責無旁貸,必須身體力行,實現一切以讓“人民滿意”為根本,文藝工作的“初心”,就是為人民服務。看人民“臉色”,堅持正確的,不斷糾正錯誤的。
-
4 # 炒現飯
我覺得應該是侯耀文先生有意為之,是告誡郭德綱小子(那時候絕對是小子)你要橫到上面去橫,不要到下面橫,不要為難黎民百姓為難衣食父母。
既然古人能夠把“風流宛在”寫成“流”少一點,“在”多一點,並且附會成“實在多一點,風流少一點”,那麼作為名人的侯耀文先生自然也可以把“德”字寫成下面少一橫,上面多一橫,解釋合理了,而且有意義,又有何不可
-
5 # 老浩威海
有些東西不需德的配位。說到清庭,大家能想到禿頂,朝服,跪在地下臣有罪。說到寺廟,想到主持,手握佛珠禿頭,僧衣,方步,口中唸唸有詞。而談起黃浦軍校,則想起校長,長袍,禿頂,方步,手杖,口中娘稀屁。再說聖戰忍者,禿頭,和服,短個,手中毛巾總在擦刀上血。大千世界,各有各的特點,德為什麼要正位呢。現在有人把德忘了。你的是我的,他的是我的,大家的成績歸一人所得。人可以缺德,但萬不能缺得。德,有時只是名稱,名詞,不代表什麼品德。有時講人品,講面相,講多少人捧場,就不需要品德。有了德字招牌,不怕缺德,更不怕攤上事!
回覆列表
中國書法千變萬化,現代人練字一般都仿照古代名家大能。所謂“攤事”只是譁眾取寵,借題發揮罷了。自有候耀文先生找她去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