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是騎馬時的踏腳和支撐裝置,通常近似於半橢圓環狀,上方由皮革、鐵等具備較高強度的材料製成鐙環,下邊緣可以木或藤條為芯,外面包裹上鐵片或皮革,做成較寬的踏板,一般成對垂於馬鞍之下。上馬時,騎者可以腳踏一側馬鐙跨上馬背。騎行時,雙腳穿過馬鐙,起到幫助穩定身體的作用。疾馳時,騎者以馬鐙為主要支撐點,站在馬鐙上,上身前傾,人馬結合更加緊密,使得騎手的雙手更加自由,並能在馬背上進行左右方向的動作。
馬鐙發明之前的公元前2世紀左右,歐亞草原西部和印度等地出現過一種套在騎者腳趾上的“馬腳釦”,但其實用價值卻受到爭議,不能算是真正的馬鐙。中國在東漢時期已經出現掛於馬左側、輔助上馬的單鐙。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遊牧民族鮮卑、烏桓等向南遷移散佈於中原各地,馬匹隨之大量輸入內地,很可能刺激了原本不擅騎乘術的中原人對騎馬的需求,馬鐙或許是在該歷史背景下出現的。南京象山王廙墓(王廙卒於322年)中一件陶馬俑所佩雙鐙,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雙鐙實物資料,因此雙鐙的出現年代應不晚於4世紀初。
自發明之後,馬鐙很快傳播到東北亞的高句麗地區,並透過突厥等草原遊牧民族向西傳播。6世紀末至7世紀初,薩珊波斯人從突厥人那裡引入了馬鐙,並於7世紀初將這一技術傳給阿拉伯人。在7世紀早期,阿瓦爾人把馬鐙帶向東歐和拜占庭,並逐漸繼續向北歐、西歐等地傳播。
馬鐙在軍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使馬和騎者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騎士在戰鬥中能更大地發揮武器效能,因而進一步促進了重騎兵的發展。因此這是一件看似微小但歷史作用巨大的發明。
馬鐙是騎馬時的踏腳和支撐裝置,通常近似於半橢圓環狀,上方由皮革、鐵等具備較高強度的材料製成鐙環,下邊緣可以木或藤條為芯,外面包裹上鐵片或皮革,做成較寬的踏板,一般成對垂於馬鞍之下。上馬時,騎者可以腳踏一側馬鐙跨上馬背。騎行時,雙腳穿過馬鐙,起到幫助穩定身體的作用。疾馳時,騎者以馬鐙為主要支撐點,站在馬鐙上,上身前傾,人馬結合更加緊密,使得騎手的雙手更加自由,並能在馬背上進行左右方向的動作。
馬鐙發明之前的公元前2世紀左右,歐亞草原西部和印度等地出現過一種套在騎者腳趾上的“馬腳釦”,但其實用價值卻受到爭議,不能算是真正的馬鐙。中國在東漢時期已經出現掛於馬左側、輔助上馬的單鐙。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遊牧民族鮮卑、烏桓等向南遷移散佈於中原各地,馬匹隨之大量輸入內地,很可能刺激了原本不擅騎乘術的中原人對騎馬的需求,馬鐙或許是在該歷史背景下出現的。南京象山王廙墓(王廙卒於322年)中一件陶馬俑所佩雙鐙,是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雙鐙實物資料,因此雙鐙的出現年代應不晚於4世紀初。
自發明之後,馬鐙很快傳播到東北亞的高句麗地區,並透過突厥等草原遊牧民族向西傳播。6世紀末至7世紀初,薩珊波斯人從突厥人那裡引入了馬鐙,並於7世紀初將這一技術傳給阿拉伯人。在7世紀早期,阿瓦爾人把馬鐙帶向東歐和拜占庭,並逐漸繼續向北歐、西歐等地傳播。
馬鐙在軍事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它使馬和騎者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騎士在戰鬥中能更大地發揮武器效能,因而進一步促進了重騎兵的發展。因此這是一件看似微小但歷史作用巨大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