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由人84173
-
2 # 嶽劍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大部分鮮卑人與漢、匈奴、氐、羯、羌深度融合,基本上都是漢人了。從那以後,鮮卑不復以一個民族實體存在。部落大都解體,百姓多轉向定居農業生產,隨著封建化程序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時期,鮮卑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
2007年,一個古代鮮卑墓葬裡的鮮卑人DNA樣本被提取出來,48個當代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人的DNA樣本也被提取出來,兩相比照,結果是:錫伯人與古代拓跋鮮卑人有最近的親緣關係,也就是說錫伯人就是鮮卑人的後代,就像佟麗婭這樣的錫伯族明星。
還有就是鮮卑這個民族雖然消失了,但他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複姓人物。比如尉遲宇文、慕容等等這些複姓。
-
3 # 華山劍客
據《北史•魏本紀》記載,鮮卑族原是皇帝軒轅氏後裔的一支。當年皇帝之孫受封北國,境內有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故以“鮮卑”為號。
鮮卑族本來居住在遼東一帶,在商周時期被華夏族視為東胡的一支,其人以遊牧為生,善騎射。戰國後,匈奴崛起,鮮卑一度臣服於匈奴。東漢時期,北匈奴西遷東歐,鮮卑族趁機佔領了北匈奴的故地,剩下的十餘萬匈奴人也散入鮮卑族中,鮮卑族逐漸強盛,成為繼匈奴之後的草原新霸主。
西晉末年,晉室因“八王之亂”而衰弱,中原大亂,鮮卑慕容、乞伏、禿髮、拓跋、宇文等部族,乘機先後在中國北方地區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代國、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拓跋部族所建立的北魏王朝,統治北部中國達140餘年。
鮮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權後,人民多轉向定居並從事農業生產,漸與漢族融合。北魏孝文帝尤其大力推進鮮卑族的漢化,使鮮卑族在語言、服飾、風俗等方面轉向漢族,並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遷往洛陽,最終使鮮卑這個“馬上民族”基本同化於漢族。
公元581年,隨著最後一個鮮卑政權北周的滅亡,鮮卑族完全融入漢族,並由此消失。
(圖片源於網路)
回覆列表
鮮卑人有一部分去了北韓半島留下的一部分在全國各地隱居了,隋文帝漢化和唐代鮮卑融入中原之外山東本身就是鮮卑人的古居。鮮卑被契丹打敗後隨契丹匯入遼國,元朝時期更是鮮卑和契丹族流民進入中原便成為普通百姓這些百姓糊里糊塗的都隨地各個民族融入在一起鮮卑契丹族就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