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猛哥厲史

    怪不得蠕蛆們總說別人沒讀懂《論語》,原諒我不會從蛆的角度讀《輪語》。蠕蛆們以咬文嚼字為能,以茴字多種寫法為藝,以屎為腦細胞,確實是終生都讀不懂《輪語》。

    就拿《論語》的第一章學而篇來說,“學了經常複習一下,不也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高興的是嗎?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發火,不算君子嗎?”

    這麼淺顯的道理,蠕蛆們還想絞盡尿汁拔高其涵義,還自以為多牛B,實際就是一群傻B。

    猛哥在此,以《論語》第一章第一篇的第一個字,為它們解讀一下《論語》,讓它們看看,什麼才叫高深!讓它們明白,不是我們不願意深讀《輪語》,是不屑於玩這些無聊的文字遊戲。

    論語為什麼用“子”作為第一個字,而不是“孫”或者“烏龜、王八蛋”什麼的作第一個字呢?原來為後文說明是“孔子”而不是“老子”、“傻子”埋下了伏筆,如此巧妙的為下文設定了懸念,不愧是天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這個“子”是男子還是女子?若是女子,是美是醜?年輕年老?膚白膚黑?富或不富?如此自然的為讀者保留了這麼豐富的神密感,令蠕蛆叫獸們不禁拍案而起紛紛叫絕。聖人就是聖人,放個屁都是香的,正合蠕蛆們的胃口。

  • 2 # 洛書圖解周易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水澤:澤為學習為品嚐,水為反覆為用功。

    水雷:雷為道友為團聚,水為辯論為動盪。

    水火既濟:火為心得為世故,水為言傳為怨言。

    節用而愛人——君子以常德行也。釋疑而維心亨,問師而行有尚。

  • 3 # 李航解說老子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第一章。

    這幾句話太過熟悉,特別是前兩句,熟的讓人從來不想其中的含義,習以為常自然地認為完全理解。還有些人認為這不過是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與思想無關,他們認為一個如此平常的現象,孔子有必要這樣大呼小叫“不亦悅乎”、“不亦樂乎”嗎。但是我們真的理解了嗎?

    讓我們試著解釋一下“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進而採用道紀的方法,也就是用自身的體驗加以印證。上小學時,老師將其解釋成:學習而經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不知道你快樂不快樂,反正我不快樂,每次為複習而複習,總會使我打瞌睡。後來我又得到了這樣的解釋:學習而後經常實踐不是很快樂嗎?試想,如果你學得一門技藝,而後就不停的實踐,最後你不煩我都煩了,這快樂從何而來呢。起初我以為孔子所說的快樂也許不是我們能夠簡單體會到的,但是讀了幾遍《論語》之後,你會發現孔子在用最為簡單的語言闡述生活、社會中的種種道理,如此一來,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孔子對生活的體驗同我們有著這麼大的差別呢?如果這是因為我們同聖人的理解能力有差別,那為什麼在讀到後面類似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等觀點的時候又覺得孔子同我們的體驗是那麼的相同呢?也許我們將這個“學而時習之”給誤讀了!這句話位於《論語》的開篇,如此之簡單,簡單到了成為我們學習《論語》的障礙。

    於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對“學而時習之”的解釋,看來主要的問題出在“時”字上面。中關村圖書大廈裡有一面書架擺著眾多版本的《論語》註釋,從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國學的火熱程度,可這眼花繚亂出版物對於一個想挑一本來學習的讀者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挑戰。不過這樣的狀況對於我來說到是方便得很,因為可以很快地翻閱不同版本對同一句話的解釋,從而對關於這句話的認識情況有一個總體瞭解,而更好的是還不必買任何一本書。於是,我看到了對“學而時習之”總體認識情況。這些解釋通通將“時”解釋為時時、時常、經常,只有一個版本將“時”解釋成時代。如果我們追根循源,最後會追蹤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論語集註》中是這樣寫的:“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心中喜悅。”後來的人們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這個註解。但如果查《辭源》,“時”具有“時時”這個意思最早源於唐代。如果孔子要說明“學習而後經常實踐”的意思,他應該用“常”字,而不是“時”字。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用《論語》來學習《論語》,我們可以找一找“時”字出現在《論語》中其他地方所具備的含義。就在同一章,三個段落之後,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時”字:“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而那個時的解釋是時節,時機!如此一來,問題就明瞭了,這個“學而時習之”的“時”也應該也解釋成時機!由此,它的解釋就變成了:“學習到的東西,在適當的時機,被用上了,不是很快樂嗎?”當我第一次體會到這個理解的時候,其震驚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紀的方法,回顧自己人生中的快樂之事時,都是學習,時機,實踐三者遇到一起時產生的,孔子的人生體驗一霎那間與我們接得如此之近。不僅如此,“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一下就變得不那麼平常了。它不僅在描述學習,時機,實踐與快樂的關係,而且一語道破了人生的真諦,孔子用最簡單的話闡述了“快樂人生”這一個他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主題,“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實際上是人生觀。如此一來,它出現在《論語》的最開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來,《論語》給我們的感覺就完全改變了。

    孔子告訴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孔子不僅要闡述快樂人生的主題,而且一語中的,指出人生為何而樂,原來樂在學、時、習的交匯,這三者中的任何一項來得過於容易,都會使快樂大打折扣。學、時、習與快樂之間似乎有某種乘積關係。在這三者之中,學和習是人主觀可以把握的,而時機不僅要靠天時,還要靠我們發現的眼睛,即洞察力。但這三者之中“學”是基礎,只有具備一定素質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時機,付諸實踐。孔子承認在這個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學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強調“學”的重要性,強調“好學”的重要性。於是才有了貫穿《論語》全篇關於學習的論述。

    我們不僅面臨一個精彩紛呈的快樂人生,還面臨一個色彩斑斕的快樂社會,這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以前在讀到這個句子的時候,腦子裡反映的實際上是“友朋自遠方來”。難怪每當我們接待遠方賓客的時候,喜歡脫口而出的總是這句話,但這恰恰是對這句話的誤讀。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自遠方來”也可以分為三個要素:“有朋”、“遠方”、“來”,三者和一,不亦樂乎。“有朋”表示人生中有志同道合的人,這個“有”字格外重要,也許我們會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顯得格外珍貴。同時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鄰”中的“有”,孔子告訴我們這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遠方”的意思是隻有相距的遠,才能有個人的空間,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裡各有所悟,古代的“遠”可以等同於地理上的遠,在資訊,通訊發達的今天,長久不聯絡即是“遠”。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沒有了創造不同領悟的各自不同的環境,那交流的樂趣也會打折扣。最後的“來”也很重要,來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場合、時機都會給相聚的快樂帶來影響。因此,同“學而時習之”一樣,“有朋”、“遠方”、“來”與快樂之間也存在著某種乘積關係。而“有朋自遠方來”所帶來的快樂是交流的快樂,是人與人互動的快樂,是快樂社會。因此,出現在《論語》中的這個第二句話是社會觀。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非常容易理解,它講的是做人。什麼是君子,如何成為君子是貫穿《論語》的一個主題,而在這裡孔子提出了一個簡明扼要的方法去觀察君子,讓我們馬上有一個對君子感官上的認識。

    以人生觀、社會觀、做人為開始的《論語》,就是用這樣簡單的語言展開了我們通常為之困惑一生的問題。因此,“學而時習之”這一段作為《論語》的開篇當之無愧,“學而時習之”這一段有著與“道可道,非常道”在《老子》中相同的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70d很容易燒主機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