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06718921818

    積木對幼兒的很多能力的發展有著良好的作用,但在積木遊戲的過程中,少不了成人的指導。如果只是讓幼兒自由地玩,會出現漫無目的地堆積、只玩一種積木、只搭建一個造型等現象,喪失積木的教育價值,忽略幼兒成長的契機。如何有效指導幼兒進行積木遊戲?指導的策略更多的是以下兩種:1.》幼兒先建構→成人根據幼兒作品進行指導→幼兒再創作2.》成人規定主題(創作個情景、圖片、真實物體等啟發)→幼兒創作→成人指導→幼兒再創作我更傾向於第二種方法原因:1.規定主題可以讓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搭建活動,減少盲目堆積行為(三歲以後,幼兒進入開始在意積木形狀的階段)。2.成人指導的過程中,更方便用理性、嚴謹的語言進行指導。會減少出現“你搭的是什 麼?”“你搭的是房子吧?”“你搭的好漂亮”等空洞無意義的指導語言。會增加“窗戶 在房子的什麼位置?”“房頂是什麼形狀的?”“人從哪進去?”等有實際意義的指導問題。3.對於同一主題,每個幼兒都會有不同的作品,增加對同一事物的更深理解。同時並不會 因為主題的規定而限制幼兒的想象力,反而是正因為經常的主題更換激發幼兒對不同事4.但也有缺點,會出現主題之間的模仿建構。還有就是成人需要有更多的準備。(不過,為了幼兒麼~。。。)~~~~~~~~~~~~~~~~~~~~18個月的幼兒,處於認識積木階段,通常不會有實際的搭建行為,積木對他而言與其他玩具或物體沒有特殊之處,都能引發其好奇心,想把玩看看。(由於是一年多前的問題了,我前面的回答就是三歲以後的指導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學校食堂吃飯,你最反感的行為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