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孔子最大的重要著作為《春秋》,他著《春秋》後最重要的兩句話是:“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6
回覆列表
  • 1 # 不可語水

    孔子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也說到:《春秋》天子之事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其義則丘竊之矣。由此可見,《春秋》在孔子心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春秋其實是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古代朝廷大事,多數在春秋季節舉行,所以記事的時候用這個名字。各國有各國的《春秋》,但後世都不傳了,傳下的只有《魯春秋》。《春秋》成了它的專名,就是五經之一的《春秋經》。書起於魯隱公,止於獲麟。傳說這書是孔子寫的,但至少也是孔子修改過的。

    古代史官記事,有兩個目的,一是記錄歷史事實,二是在書中懲惡揚善,起到教化作用。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春秋》有大義,明辨是非,分別善惡,提倡道德,從成敗中總結教訓。所以它的基本看法是誇揚霸業,推崇周室,親愛中國,排斥夷狄,實現民族大一統,認為這些都是王道所行之事。

    所以,孔子編完《春秋》後,也就是按照這樣的思想去教育弟子,希望人們從古代具體的事例上得到教訓,而不僅僅是依靠抽象的理論。透過這樣,起到正名的作用。名分有時候就是對錯。

    如果是亂臣賊子,雖在當世有權勢,也難以逃脫孔子文字之誅。孔子所處的那個年代,王室衰微,天子不能行賞罰,孔子以非史官的身份作《春秋》,這其實就是想要以褒貶代替賞罰的作用。

  • 2 # 總有輕雲淡風在等我

    語言是不可靠的。所以文字同樣是靠不住的。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自然,一萬個讀者自然有一萬個《春秋》。這一萬個《春秋》自然會造成一萬種後果,後果中有好有壞,是以子曰“知我者《春秋》,罪我者《春秋》”

  • 3 # 陳廣逵

    《春秋》可以說是孔子心血的結晶之作,他一直都在整理完善補充,直到他逝世前。他按周禮和仁的標準,讚揚和肯定符合禮的人物言行,批評貶損違背禮和仁的人物事件,給當代人和後人樹立了效法的榜樣和警示的範例。他說:“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記·孔子世家》)實際上,孔子整理古代文獻典籍過程中揉進了自己的心血,也揉進了自己的思想,他把“中庸”“仁政”“禮”“忠恕”“正名分”等政治倫理思想,寄託在史書之中,運用史書來宣揚政治主張。下面把我對《史記》中相關內容的解釋提供給大家,答案就在其中。

    [原文]

    子曰:“弗乎①弗乎,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②!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見於後世哉③!”乃因史記作《春秋》④,上至隱公⑤,下訖哀公十四年⑥,十二公⑦。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⑧。約其文辭而指博⑨。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⑩;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⑪:推此類以繩當世⑫。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⑬。《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⑭。

    [原文通釋]

    孔子說:“不成啊不成啊!君子為死後沒有被人稱道的好名聲而遺憾啊!我的主張不能實行,我自己憑什麼去面對後代呢!” 於是根據魯國史料記錄編纂了《春秋》,上起自魯隱公元年,下止至魯哀公十四年,包括了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基點、以周天子為正統、以殷商為參照,涵蓋了夏、商、周的治國思想。文辭簡約而旨意深遠廣大。所以吳、楚的國君自稱為王的,卻被《春秋》貶稱為“子”;晉文公與諸侯在踐土會盟,實際上是召請周襄王與會的,《春秋》卻避諱地說“周天子到河陽巡狩”。推廣這些把它作為當世的準繩。貶斥降低不守規矩行為的含義,後來有統一天下的人推行並發展了這個原則。記載《春秋》的思想方法施行後,天下那些亂臣賊子對此畏懼了。

    [註釋]

    ①弗乎:猶言“不行啊”。

    ②君子病沒世而名不稱焉:君子為死後沒有被人稱道的好名聲而遺憾。病,為……遺憾。沒世,死了,死後。沒,音mò。稱,音chēng。焉,兼詞,於是,即“被人”。

    ④乃因史記作《春秋》:於是根據魯國史料記錄編纂了《春秋》。因,依據。史記,史料記錄,這裡指魯國的史料記錄。

    ⑤上至隱公:上起自魯隱公。隱公元年為公元前722年。

    ⑥下訖哀公十四年:下止至魯哀公十四年。訖,止。魯哀公十四年為公元前481年。

    ⑦十二公:指魯國的十二個國君,即魯隱公、魯桓公、魯莊公、魯閔公、魯僖公、魯文公、魯宣公、魯成公、魯襄公、魯昭公、魯定公、魯哀公。

    ⑧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以魯國為基點、以周天子為正統、以殷商為參照,涵蓋了夏、商、週三代的治國思想。據魯,以魯為據,以魯國為基點。因為史料主要來源於魯國的記錄,所以說“以魯國為基點”。親周,以周為親,親近周王室,實則是尊奉周天子的正統地位。故殷,以殷為鑑,即以殷商的制度習俗為參照。運,南北距離,上下距離,引申為包括、涵蓋。三代,指夏、商、週三代。

    ⑨約其文辭而指博:文辭簡約而旨意深遠廣大。約,使簡約。指,通“旨”,旨意,內容。博,廣大。

    ⑩故吳楚之君自稱王,而《春秋》貶之曰“子”:所以吳、楚的國君自稱為王的,卻被《春秋》貶稱為“子”。吳、楚兩國受封時都是子爵,但兩國都自稱為王,本來周天子才稱為王,所以孔子在《春秋》中,仍稱他們為“子”,以示對他們的貶謫和對周王的尊崇。而實際上《左傳》並沒有嚴格做到這一點。

    ⑪踐土之會實召周天子,而《春秋》諱之曰“天王狩於河陽”:晉文公與諸侯在踐土會盟,實際上是召請周襄王與會的,《春秋》卻避諱地說“周天子到河陽巡狩”。踐土之會,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晉文公召請周天子與諸侯在踐土會盟,確立了霸主地位。狩,巡狩,即帝王巡察諸侯或地方官員治理的地方。

    ⑫推此類以繩當世:推廣這些把它作為當世的準繩。繩,準繩,本義為木工用的墨線,引申為標準、法則,又引申為按一定的標準去衡量、糾正。

    ⑬貶損之義,後有王者舉而開之:貶斥降低(不守規矩行為)的含義,後來有統一天下的人挖掘發展並推行了這個原則。王者,稱王天下的人。舉,推舉,推行。開,挖掘,發展。

    ⑭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天下那些亂臣賊子就對此畏懼了。亂臣賊子,不守君臣、父子之道心懷異志的人。亂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焉,對此,因為出現在句末,兼有助詞的特點。

    [原文]

    [原文通釋]58

    孔子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文辭上有能與別人商量的,不獨自決斷。到寫《春秋》時,該寫的一定寫,該刪的一定刪,子夏這些擅長文字的弟子不能幫助改動一句話。弟子們接受《春秋》的學習。孔子說:“後人因《春秋》知道我,也因《春秋》怪罪我。”

      

    [註釋]58

    ①在位聽訟: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在位,在官位,指孔子任司寇時。聽訟,審理訴訟案件。

    ②可與人共者:能夠與人商量斟酌的。共,共同商量斟酌。

    ④筆則筆:該寫的一定寫。筆,用作動詞,記一筆。

    ⑤削則削:該刪的一定刪。削,削減。

    ⑥贊一辭:幫助改動或增加一個詞。贊,助,加。

    ⑦罪:責備,怪罪。

    注:我理解《春秋》即《春秋左氏傳》,也就是《左傳》。

     

  • 4 # 好玩的國學

    孔子年紀大了,精力不濟,為什麼要費神費力地寫歷史呢?義大利著名歷史學家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與現實息息相關,因為“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歷史學家們寫歷史,不是為了好玩,也不是為了出名,而是要借鑑歷史經驗,為現實服務。司馬遷著《史記》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光編《資治通鑑》是“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都是透過寫歷史的興衰,總結經驗教訓,為現實服務。

    孔子晚年寫《春秋》,也是為他的政治理想服務。恰如孟子所說,“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大意是說,“當時的情況很亂啊,各種奸邪的學說和殘暴的行為時有出現,大臣殺了君主,兒子殺了父親,孔子很擔心害怕,這樣的世道怎麼得了,於是寫了《春秋》”。

    孔子將政治思想融入書中,他採用的是“微言大義”的敘述方式,後世又稱為“春秋筆法”。通俗地說,孔子不直接表達觀點,而將思想和立場隱晦地暗藏在文字之中。比如,魯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在城濮打敗了楚國的軍隊,他召集各國諸侯,在“踐土”開國際會議,正式宣告成為春秋霸主。這樣不過癮,還專門“邀請”了周襄王,過來參加會議。按照禮制,周襄王是所有諸侯的總領導,晉文公開會不經過周襄王的批准,反而要求國君趕來開會,這顯然是大逆不道。但周襄王沒有辦法,只好乖乖地來參加會議。對這一段歷史,要是直說的話,應該是這樣:晉文公違反禮制,壞了規矩,公然要挾周襄王必須到“踐土”開會。周襄王無奈參會,正式承認晉文公的霸主地位。但這樣寫顯然有問題,讓周襄王很沒有面子。一貫主張國家統一、“忠君尊王”的孔子肯定不能這麼幹。所以孔子用“春秋筆法”寫到:“天王狩於河陽”。意思是,周天子“雄赳赳氣昂昂”,車馬浩蕩巡視河陽,順便搞了一場規模宏大的狩獵活動。

    孔子的《春秋》,就像標槍和匕首,對那些違反禮制、犯上作亂的人很有震懾作用。所以有“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的說法。而孔子也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思是,“我寫了《春秋》這本書,後世會有人因此而理解讚美我,也會有人因此詆譭我,隨便別人怎麼看,寫史的事情我還是要幹”。

    因為孔子老用隱晦的筆法,搞得《春秋》很難懂,所以後來出現了專門註解《春秋》的書,分別是《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史稱“春秋三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籃球比賽究竟什麼是違體?有的裁判的判罰怎麼讓人看不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