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物有腔調
-
2 # 剛好成為老黑馬
這個提問很籠統,木雕如意的價格與作品的材質,造型,雕刻工藝,作品產生的年代,是否是名師所雕,有很大關係,所以,必須依據特定的作品才能評估出相應的價格。
-
3 # 林子木雕匠人
木雕,有分材質,不同的材質,不同的工,價格差距很大,海南黃花梨,紫檀的,沉香的,檀香的,這些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大小不同,也是差距很大的
江南初雨水巷悠長,外婆搬坐於青石板上,
手裡一把癢癢撓,婆娑在她佝僂彎曲的背脊之上。
其實,這一幕在夢境之中閃現多次,
但自己知道,“外婆”這個詞彙,醒來之後大概沒有半點關係。
我喜歡和那些院中的老人相處,大概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身體不便雖需別人去用愛來呵護,但似乎卻有著這個年齡的任性。在他們的言談之中,總能攝取一些於經歷的養分,更有著最為自然且不加任何修飾的狀態。
這其中,他們大多兒女不曾在身邊,一週回家看望一次,那已是老人的奢求,更是老人們之間坐於樹下乘涼之時,攀比子孫“孝順”的說辭了吧。
荔枝木·靈芝如意
(重207.8g,規格39×11×7)
然而,別看他們年邁身弱,但卻從不求人做些什麼,只是自己牽強的拎起自己身體依然不能負擔的重物,正像那手中的如意,藉著它解身體之癢而已。
你別說,這從不求人之態,還正像這些老人生活最為真實的意象。老祖宗所發明的不求人,正是在最為放鬆的時刻,脫衣解帶,看一部家長裡短的電視劇,隨手拿起,解這難以言語的瘙癢之感,而這一撓,手卻似乎停不下來,這感覺,這過程,會嗜。
你切勿嫌我俗不可耐,你也許忘記,這“不求人”另一個稱呼——“如意”,常言道,這搔之如意,搔之如意,這大概是先人對這“不求人”最好的解讀,正可謂“大俗即大雅”,不就是這般道理?
追根溯源的找了找才發現原來一直以為的下里巴人是個陽春白雪,誰叫它另名兒叫做“如意”。這大俗之物,卻也有這“大雅”意,“大雅”之形。這形如同老人一般,不加任何修飾,是最為自然的天之大美。它本是那自家院中的荔枝樹,砍取一段木材而成,但大概這院中主人,砍取下來是要當柴火來用,沒曾想這一拿取感覺極為上手,有些感覺是說不出,道不明的,這形,又好似家中老母。
佝僂的身軀做把兒,那好似長滿髮絲的一段,圓潤做頭,這頭好似千年的火山之樣,只不過,這噴發而出的不是什麼滾燙的岩漿,而是那些雖談不上大智哲學般細小育人的道理,而那像極了強而有力的足作尾,這樣想來,的確是個贈與老母的好物件。經手這樣細細打磨,一件極為獨具孝心,獨一無二的物件,就這樣成了。
老母親坐於院中,手拿孝兒親手之作的如意,這解的不單是身後瘙癢之感,解的更是那心中念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