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民國年間那些事

    最變味的詞語莫過於“小姐”了。

    老百姓從戲曲、影視劇和小說中得到這樣一個認識,古代大戶人家或者官員家的女兒都被尊稱為小姐,她們居住的地方稱為繡樓或者小姐樓,現在全國各地的仿古建築中仍有不少類似的小姐樓。

    李鴻章的夫人(左)與女兒,這個李府小姐就是張愛玲的奶奶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偏見,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元代以前,小姐是對下層女性的稱呼,有的還特指妓女,對上層或者良家婦女一般都稱小娘子,小姐這個稱呼為大家閨秀所忌諱。清代文史家趙翼《陔餘叢考》中這樣寫道:"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

    合肥張家的公子和小姐,前排為合肥四姐妹

    但到了元代以後,小姐這個詞逐漸尊貴起來,成為良家婦女的尊稱,比如傭人對主人家女兒尊稱小姐;社會上對年輕女性也稱小姐。清朝末年直到民國年間,隨著國門開放,一些西方思想和觀念湧入中國,小姐一詞也稱為社交場合對年輕女性的尊稱;1949年後,小姐帶有了明顯的階級屬性,稱為資產階級的專用名稱,被棄之不用;改革開放後,小姐又回到群眾中間,成為身份和財富的象徵;但不久,由於某些娛樂場所內三陪人員被稱為小姐,這個詞逐漸為人唾棄,成為特定人群的專用稱呼。

    小姐這個稱呼的變遷史,其實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

  • 2 # 一鑑觀

    現在的文化和古代其實還是有些差別的,而且有好多的稱呼現在已經沒有了,或者是很少出現了。

    比如以前看見當官的那是官老爺,普通百姓就得撲通跪在地上磕個響頭,叫一聲官老爺。

    雖然現在的普通百姓接觸縣處級以上的領導的機會也幾乎沒有,但是即便是遇見了也不會給他磕個頭叫一聲老爺了,其實很多時候是不認得,不像古代有官服。

    至於變味的稱呼莫過於小姐了。

    古代形容大家閨秀為小姐,經常是哪家公子,哪家小姐的。

    在古代,這是一個尊稱的存在,來形容大戶人家的女兒。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都是用來形容小姐的。

    轉眼21世紀了,很多東西發生了改變。稱呼也是一樣的。

    現在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美麗的女子,你叫人家小姐,非得和你翻臉不成。你得多加一個字,叫人小姐姐。

    這才是對待美女正確的開啟方式。

    這就是習俗的改變。“小姐”一詞,不再是大家閨秀的稱謂。

    而是變成了酒店裡的三陪女子,KTV裡的陪唱女子的稱呼。

    所以,這就是時代進步的變化。現在人對美女的稱呼多數變成了小姐姐,親切有尊敬。

    還有一詞變味也是有的,那就是:同志。解放之前,和解放以後,同志是對我們身邊人的友好稱呼。但是今天,個別時候變成了男人和男人之前不可描述的事情。

    有一些丟掉了,有一些進來了,這就是時間的特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講究門當戶對彼此有共同見解和思考,女方太過於比男方有錢會是什麼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