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
2 # 常懷雨
這個世界最悲哀莫過於心冷。
人如此,孕育人的星球同樣如此。
人心冷了,親人變陌人,翻臉不回頭,朋友要分手,夫妻兩拜拜。
星心冷了,磁場不再有,水氣保不住,生態無著落,生命死翹翹。
幾十億年前,太陽系宜居帶上演化出了兩顆生機勃勃的行星,地球與火星。
那時這兩顆行星的內部都有著一個滾燙的固體核心和同樣滾燙的液態地幔。
固體的核心連帶著液態的地幔,在行星公轉和自轉的不同速律中,就像一臺發電機一樣,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內部電流和外部磁場。
正是由於這個磁場的存在,對於生命來說至關重要。
行星磁場能夠有效地偏轉太陽風和宇宙中其它帶電粒子,使它們不對生命體產生傷害,同時也保護了行星大氣圈和水圈不至於逸散到宇宙空間。
地球因為塊頭大,幾十億年過去了仍然能保持內部熱量不丟失,“熱心似火”如初,生機蠱然至今。
火星就不行了,它的塊頭過小,幾十億年的漫長歲月使其內部熱量慢慢地消失殆盡,到如今核心早已冷透,磁場自然也就沒了。
沒了磁場,生態和生命一切免談。
即便三十多億年前火星也曾溫暖潮溼,也曾孕育大量生物。
但終不過是曇花一現,好景不再,變成了死星一顆…
悲哀啊。
但願人心溫暖常在。
但願地心熾熱永遠。。。
對於火星35億年前有生物還是沒生物,咱們茶餘飯後就當閒聊。
其實,還在1975年,美國就先後向火星 發射了“海盜1號”和“海盜2號”兩艘探測飛船,這兩艘飛船的著陸器於76年7月和8月在火星上成功著陸。
根據美國探測的資料顯示,火星就是個荒漠,基本上沒有空氣沒有水,火星就是個岩石質的行星,內有一個含鐵豐富的核。
它大約是地球的一半,自轉時間與地球相似,由於空氣稀薄,表面壓力只有地球的1%,其距離地球最近處也有一億公里之遙。
到97年7月4日,美國的“火星探路者號”又在火星著陸,搭載的“外來者號”漫遊車上的攝影機清晰地出現了一艘酷似地球上的“挪亞方舟”般的高大船體,有一半埋在一片荒漠的沙灘上,美國航天科學家立刻接到嚴格的命令:“在官方尚未決定向社會發布這一令人難以置信震驚世界的新聞之前,必須守口如瓶!”
方方面面一直認為地球上曾經發過洪水,是挪亞方舟拯救了人類,根據火星上發現的挪亞方舟船體看來,火星上35億年前大機率是有生命的,難道也是巨大的洪水滅絕了火星上的生靈嗎?
可能就是這個原因罷!
如今,我們國家發往火星的“天問一號”已於去年7月23日12時41分開啟了探測火星之旅,在地、火轉移軌道大約7個月後,也即今年的2—3月份到達火星附近,透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後再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皆時就可以洞悉火星面目一二了。
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