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曾經進行過火星探測的國家有:前蘇聯、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中國、印度與日本等,但是就真正意義上來說,美國取得的成果較大,其他國家探測器較多的發射失敗或者未進入預定軌道而失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是2011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會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但不幸的是,搭載有螢火一號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由於變軌問題導致計劃未能成功。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以下為大家說明一下歷史上各國發射探測器的情況: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遺憾的是以失敗告終。
1960年10月14日,前蘇聯第二枚火星探測器升空。然而這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也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
1962年11月,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聯絡,從此下落不明,但它被看作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
1965年7月,美國“水手4號”飛近火星,從距離火星1萬公里處拍攝了21幅照片。
1972年,美國“水手9號”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
1974年,蘇聯“火星6號”和“火星7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探測結果沒有公佈。
1998年7月,日本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但以失敗告終。
2001年4月,美國發射“ODYSSEY”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豐富的冰凍水。
2003年6月,歐洲宇航局的第一個火星登陸器“獵兔犬2號”及其搭乘的“火星快車”探測器由俄羅斯火箭發射升空,“獵兔犬2號”登陸火星後與地面失去聯絡。
2003年6月,攜帶“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號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
2008年,美國“鳳凰”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絡。
2011年11月,俄羅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及其搭載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失敗。
2011年11月26日23時2分,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
2012年8月6日, 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2013年11月5日,印度“曼加里安”(Mangalyaan)火星探測器從印度薩迪什亞萬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2014年9月24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2014年9月22日10時25分,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經過10個月的漫長航行,成功進入繞火星執行的軌道。
相信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距火星探測全面成功階段,將指日可待!
歷史上曾經進行過火星探測的國家有:前蘇聯、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中國、印度與日本等,但是就真正意義上來說,美國取得的成果較大,其他國家探測器較多的發射失敗或者未進入預定軌道而失聯,中國首次火星探測計劃是2011年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會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共同探索火星,但不幸的是,搭載有螢火一號的福布斯-土壤號火星探測器由於變軌問題導致計劃未能成功。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月11日,中國正式批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中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立項,並將在2020年左右發射一顆火星探測衛星。
以下為大家說明一下歷史上各國發射探測器的情況:
1960年10月10日,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第一枚探測器,遺憾的是以失敗告終。
1960年10月14日,前蘇聯第二枚火星探測器升空。然而這枚火星探測的先行者也連地球軌道都沒能到達。
1962年11月,蘇聯發射“火星1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1億公里時與地面失去聯絡,從此下落不明,但它被看作是人類火星探測的開端。
1965年7月,美國“水手4號”飛近火星,從距離火星1萬公里處拍攝了21幅照片。
1972年,美國“水手9號”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
1974年,蘇聯“火星6號”和“火星7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探測結果沒有公佈。
1998年7月,日本發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但以失敗告終。
2001年4月,美國發射“ODYSSEY”號火星探測器,發現火星表面可能有豐富的冰凍水。
2003年6月,歐洲宇航局的第一個火星登陸器“獵兔犬2號”及其搭乘的“火星快車”探測器由俄羅斯火箭發射升空,“獵兔犬2號”登陸火星後與地面失去聯絡。
2003年6月,攜帶“勇氣”號火星車的美國“火星探測流浪者”號探測器升空。次年1月“勇氣”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
2008年,美國“鳳凰”號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後失去聯絡。
2011年11月,俄羅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測器及其搭載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失敗。
2011年11月26日23時2分,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順利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
2012年8月6日, 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為期兩年的火星探測任務。
2013年11月5日,印度“曼加里安”(Mangalyaan)火星探測器從印度薩迪什亞萬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2014年9月24日上午10點30分左右成功進入火星軌道。
2014年9月22日10時25分,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MAVEN)探測器經過10個月的漫長航行,成功進入繞火星執行的軌道。
相信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距火星探測全面成功階段,將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