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智者書單

    說一個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大學同學,已經結婚生子,每個月還要還房貸,所以生活壓力也比較大。正好他在國企做技術,每天下班時間比較早,他就利用業餘時間給別人設計圖紙,一個專案週期短則半個多月,長則一兩個月,每個專案可以拿到幾千到上萬的服務費。

    一、時代紅利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廣泛應用,各個行業都取得巨大進步。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的衣食住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足不出戶就可以買買買,可以看到全世界各種風景和美食。這是時代給予社會和每個行業的紅利。

    二、個人價值的發揮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讓整個世界扁平化,只要你有一技之長,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機會。不管你從事任何行業,哪怕再細分的領域,通過自媒體和各種社交工具,理論上都可以讓全世界的人知道。

    網際網路給我們每個人提供創造財富的機會,如果你時間成本比較低,可以送外賣,開網約車,做代駕;如果你顏值高有才藝,可以開直播,讓更多人看到你的才華;如果你碎片化時間比較多,可以兼職做自媒體,每個月最起碼可以掙個零花錢。 以自媒體為例,有些寶媽一邊帶孩子做家務,利用業餘時間兼職做自媒體,就可以實現月入過萬。

    不管做任何專案,月入過萬的背後意味著巨大付出。很多自媒體人剛開始都要走很多彎路,踩很多坑,這也是很多人掙不到錢的原因,就是因為堅持不下來。

    總而言之,月入過萬在今天已經非常普遍。即使是在小城市,可能很多人也會利用兼職有其他收入。月入過萬其實並不難,可能很多人受身邊環境的影響,所以感覺比較遙遠。所以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下這方面的資訊,這個時代幾乎每天都是機會,關鍵是機會來了,你能否把握住。

  • 2 # 旭日升輝

    1、豐富收入來源。工資是收入的一種,短期內相信很多人都很難做到工資的穩步增長,那就要想點其它的辦法了。現在的“斜槓青年”就是指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人。希財君有一個朋友曾跟我講過幾句玩笑話,街邊賣小吃,擺攤的小攤販年入都幾十萬了。就有一些上班族在下班後襬地攤增加收入,所以利用空餘時間去做一點副業增加收入是可行的,畢竟錢是不會主動向你投懷送抱的。

    2、改行。如果你對於目前所處的行業並不是特別看好,工資收入也沒有達到你的預期而準備改行的話。據國家同統計局的資料來看,軟體工程、金融、與科學研究等是為數不多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行業。當然改行的難度比較高,與自身的專業素質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人並不適合這種方法。

    事實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劃分,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就被劃為中高收入群體。加上每個地區的收入與消費水平不一樣,因此還沒有達到十萬收入的朋友也不用太過著急,一般來說收入增長也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一蹴而就的很少見。

  • 3 # 遁逃者

    中國有14億人,年收入超過十萬的人大概在1億人只多不少,幾個判斷依據:

    1、2019年起,新個稅法實施,繳納個稅的人數下降到6400萬人。2020年有68%的人收入實現增長,繳納個稅的人增加到7000萬人。雖然繳納個稅的起點是5000元,但是那是在扣除社保、房貸、再教育、子女教育、父母養老等之後,所以,繳納個稅的人基本都可以算作是年收入過十萬的人,就算扣除2000萬,也還剩下5000萬人。

    2、中國目前就業人口大概在7.46億人,這7.46億中有14%左右是各種各樣的企業主(包括個體戶),也就是差不多1億人,這億人約一半人以家庭為單位,淨收入是在50萬以上,這麼算下來又是5000萬人。

    3、一組調查和統計資料:2019年騰訊釋出《2019中國人工資報告顯示》,北京、上海月薪過萬的人數超過35%,深圳市達到了26.91%,南京市19.37%,杭州市16.8%,廣州市14.74%;北京市2018年的時候,社群工作人員最低收入都過10萬了,法人單位平均工資就達到了12.7萬;我們公司的起薪就是10萬元,新畢業的大學生進來就是這麼多。

  • 4 # 互金直通車

    現在,年薪超過10萬的人可以說多如牛毛,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達到了90501元,距離10萬元只有一步之遙。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釋出了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比上年增長了8088元,平均工資達到90501元,同比增長9.8%,如果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平均工資實際增長為6.8%。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城鎮就業人數為4.42億,農村就業人數為3.32億,總就業人數為7.74億,城鎮就業人員中,還有部分人員是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他們的年平均工資只有53,604元,但是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佔比比較小。

    如果再考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中年薪也有人會超過10萬元以上,這樣算下來,估計年薪超過10萬的人員應該達到3億以上,所以看到這個平均工資,很多人都感覺自己被平均了。

    現在工資收入確實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感到自己富裕,因為物價上漲速度也非常快。

    在使用移動支付之前,從銀行裡取出100元錢,通常能夠花一個星期左右,到超市買東西一般每次只需要20~50元左右,而現在到超市,100元根本買不到什麼東西。

    30多年前的萬元戶被看作是大富翁,現在很多人年工資超過10萬元,但仍然覺得很貧窮,所以工資也不過是一種數字遊戲,10年之後年薪百萬的人恐怕也不在少數了。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呢?如果你不能實現資金保值增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花掉,甚至負債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否則現在的10萬元,10年之後可能購買力只有1萬元。

  • 5 # 只談一二

    不過從現實社會來看,掙錢的確變得簡單多了,哪怕你日常的工作工作達不到年薪十萬,依靠副業也是可以的!

    拿幾個身邊的例子來說吧。

    一個朋友在私營企業做財務工作,一個月工資只有5000,但好處是平時不是很忙,只有月底和月初忙一些,於是這個朋友就做起了副業,主要是從網上寫一些財務和社保方面的知識,分享到網上。

    剛開始也沒指望掙大錢,能掙個零花錢就挺好,沒想到突然有一天一篇社保的文章點選量超過600萬,一篇文章就掙了10000多塊錢,她即意外又興奮,於是加大了在新媒體上的投入,寫文章,做視訊,評論下來,光是副業的收入評論每月就超10000元。

    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只要努力,就有機會

    大批的斜槓青年創造著無數的財富,尤其其實2020年,“網路直播帶貨”已經成了一種潮流,疫情期間線上銷售模式盛行,湧現出無數的帶貨達人,就算是普通商家,也從直播中嚐到了甜頭。

    雖然疫情的疫情被基本控制,但網路直播卻真的火了起來,就連“鐵娘子”董明珠,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甚至很多市長,縣長都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成交額更是驚人,一晚上三四個億已經不是傳奇了!

    還有的人只是在直播間和網友聊聊天,分享一些知識,唱唱歌,都能每天收入上萬,甚至幾十萬!

    雖然國家公佈的2019年行業收入中,超過10萬年薪的只有六大行業,包括It,科學技術研究,金融,房產等,但是通過副業年薪十萬的人,還大有人在!

    甚至有的人通過副業年入百萬,只是沒有公開而已!

  • 6 # 小何說

    年薪超過10萬,平均下來月收入8300多,其實月收入8000很常見,我現在身邊的很多的朋友都能達到這個水平。

    其實在一線城市,月薪8000元不算是高收入了,比較常見。

    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從事文員類的工作,月薪也就三四千。後來認識了我的老師,他教我銷售的思維,帶著我進入他的圈子。

    後來,我也轉行做銷售,收入也跟著上去了,到現在自己創業。很感謝我的老師,如果不是他,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 7 # 道十三

    從整體上來看,年薪超十萬的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身邊人都是年薪超十萬的,所以結論年薪十萬的人很多?

    因為個體的結論往往都是通過自身經驗和感受而得出的,本身就非常主觀。而個體所能感受的圈子有限,所能採集到樣本同質化嚴重,例如個體本身就是高收入人群,那麼他接觸到的圈子大多數也都是高收入的。這種個體認知不具有代表性的。

    官方權威資料,才具有代表性

    近期統計局釋出2019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90501元,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3604元。

    不管是非私營還是私營的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都沒有達到十萬水平。再來告訴一個真相:

    統計部門統計的工資≠個人實際拿到手工資

    這是為什麼?

    根據國務院批准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和國際工資統計的通常做法,工資包括了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公積金以及養老、醫療、失業保險基金個人繳納部分。

    所以,統計部門公佈的平均工資要比多數人實際拿到手的工資要高。

    在種種事實情況下,還認為年薪十萬的人很多嗎?

  • 8 # 葙纞丗

    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在全國的盤子上來看,並不是那麼多!

    在一線城市當中,上海與北京月收入過萬的群體約為35%,廣州約為15%。而年收入10萬的每月標準線為8333元,假以上海與北京年收入達10萬的人群佔比為50%,那麼兩城在大致上的資料為2000多萬。除此之外,從全國各城看下來,它的佔比人數不會超過5%,也就是7000萬人左右。

    再看一組較為準確的資料

    根據具體的法律規定,年收入達到12萬元以上的人群,需向稅務部門申報,而這筆申報的大致人群,在17年約為1500萬人。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文中所描述的主題為年收入十萬,依兩者之間相差的佔比率統計,十二萬比十萬多了16.7%的佔比。也就是說,在加上以上的佔比率統計下來。17年,年收入在十萬元以上的人群約為1750萬至1800萬區間。

    當然了,預估出來的數字,與實際肯定會有一些差異。若以3000萬的人數翻番,也才不過6000萬人,但在近14億人的整體環境下,年收入達到十萬元,其收入水平也能排在前頭。特別是除了一二線城市,生活在其他小城市中的人群,有著這樣的收入在,不說生活富裕,但一定很瀟灑。

  • 9 # QueenSASA

    年薪十萬 不是夢,已經不是一件多麼遙遠的事。算下來平均薪資一個月也就 8000 RMB 左右,相當於一線城市正常的收入平均值。

    從客戶,朋友層面來說,我認識的2/3 的人都超過了十萬年薪。所以個人而已覺得這個數字不是很多。此外,根據資料表明滴滴,美團 餓了嗎這些外賣派送員如果足夠努力,一萬月薪也能做到。而且這個行業的起始點不過很高,基本上很容易上手。

    但是,不得不說如果是苦力勞動者,工地搬運工,餐飲業的服務生,保潔,門衛這些行業的作業人員的話。8000 每月對他們來說也極大程度是個門檻和挑戰。而且,對大多數2 線城市的工作人員來說,普通薪資水平正常也就4-5 千。整體以重工業和農業為主,新媒體 網際網路以及旅遊業都不是特別發達。雖然薪水低但是人均消費水平卻很高,可能交通或其他客觀因素經常能看到有些東西比一線城市貴好多。4-5 千的收入,還要養家餬口,這樣一來吃穿用度不能過度揮霍,孩子教育也要開支,整體而言生活成本非常的高,壓力也比較大,唯一的優點就是節奏慢。

    總之,10 萬年薪,正常在城市打拼,奮鬥還是可以實現的。越大的城市機會也越多。我們要感想敢做,敢吃苦。還有最後一句送給朋友們,認識有錢人不等於自己有錢,所以還是得靠自己奮鬥。

  • 10 # 郭言郭語666

    謝謝邀請。坦白來講,你這個問題問的不好,沒有相關的背景說明,也沒說地域行業,更沒有相對具體的維度,連關鍵詞都提煉不了,所以問題不完整,是沒有答案的。但既然會這樣問,我分析一般兩種可能性較大,一是你的年薪沒有超過十萬,希望得到一種安慰,如果大部分人跟你一樣的話。另外一種可能就是你的年薪超過了十萬,內心有一份優越感,如果很多人沒有達到的話。好了,不廢話了,既然來了就嘮叨一下我的分析,僅供參考。

    1、分地域和城市。不同的地域,受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產業、政策等影響不一樣,南北有差異,東西有距離。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和普通二三線城市肯定差距大,不是一個段位,各方面壓根兒就沒有可比性。就拿我所在的廣州來說吧,2018年社會平均工資是9320元,是高還是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我能告訴大家的是,如果在一裁二審的勞動爭議案件中關於工資爭議部分的情況,就是參照這個數。所以按此標準,你認為在廣州這個將近1500萬人口的城市,年薪過十萬是高還是低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戰國秦滅楚出動60萬大軍,為何楚國只動員10萬軍隊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