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紙家書

    通常情況下,兒媳婦算作“繼承人以外”的人,不屬於繼承人範圍

    但是,有兩種情況,兒媳婦可以作為“真正”的繼承人。

    第一種情況:贍養

    這就與題主提到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有關了:

    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適當的遺產。

    但是,這一條並非僅僅針對“兒媳婦”這個角色所講。我們用另外一條來對應可能更合適: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我們把上面兩條結合起來看,可以這樣解讀:

    如果兒子去世了、兒媳婦一直對公婆盡孝,那麼,兒媳婦就成了的法定繼承人,而且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注意,在這種情況下,兒媳婦的角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從非繼承人變成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如果一大家子人,就兒媳婦對公婆好(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理論上,兒媳婦即便不是繼承人、也可以“適當”分得公婆的財產——但現實中,這種情況下兒媳分得公婆財產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只能說是理論上。第二種情況:遺囑繼承

    這種情況是指:公婆生前透過合法有效遺囑的方式,指定兒媳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那麼,兒媳將成為“遺囑繼承人”。

    我們知道:遺囑繼承優先於法定繼承,並且任何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都可以透過遺囑的方式,將自己的財產指定給任何人、甚至是機構來繼承。

    公婆將財產指定給兒媳繼承,需要的是雙方之間的信任和關愛:

    兒媳孝敬公婆,得到公婆的信任和認可。公婆喜愛兒媳,就想把財產給到兒媳。

    如果是這種情況,需要注意一下:公婆透過遺囑的形式、將財產指定給兒媳繼承,屬於“遺贈”。按照最新《民法典》規定: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

    ……。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也就是說,兒媳需要在得知這件事兒之後的60天之內,必須做出一個書面的接受表示,過期就視同放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癌症病人能吃靈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