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夢之藍1233
-
2 # 提點刑獄司
在晚清時期,總理衙門可謂是朝廷機構中的重中之重,其地位任何一個其他機構都無法比擬。
近代的中國是落後捱打的中國,列強入侵,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批洋人湧入中國,不平等條約、非法侵佔中國領土強劃租界等,由於清政府的一味妥協,基本上只要一沾洋人,那就是自認倒黴,不敢吭氣,涉洋事務也是當時的重中之重。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總理衙門被迫孕育而生,如此重要的機構按常理來說肯定要設立在宮內,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而是設在了東堂子衚衕,這又是為何呢?總理衙門,說白了就是今天的外交部,主要事務就是處理一切涉外事務,所以日常時間會有大批外國使館人員長期進出。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總理衙門沒能坐落於皇宮內,而是去了東堂子衚衕。
近代的中國,舉國上下有著一種特殊的敵視、恐懼洋人的情節。如果總理衙門在皇宮內部,外國使臣整天出入皇宮,就跟進自己家似的,那清政府的最高統治者及文武大臣也別想睡個安穩覺了,肯定總在害怕洋人會不會內外勾結再次攻入皇宮,進行燒殺搶掠。
總理衙門選址東堂子衚衕也是有著一定的考慮,涉外事務無小事,幾乎件件都要報備軍機處,故離皇宮太遠的話就不是很方便了,而東堂子衚衕距離適中,便於上下傳達政令。
綜上,總理衙門選址東堂子衚衕不是隨意的,有著近代中國國情的考慮。總之,落後就要捱打,努力奮鬥吧,使我們的國家變得強大起來。
由於考慮到署內的外事往來頻繁,讓外華人出入於宮禁之地,顯然不合體統,後決定選址在離皇宮不遠的東堂子衚衕,由皇帝身邊派出軍機章京到總理衙門兼職,往返於宮內軍機處與城東東堂子之間,定期將機密檔案轉送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