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學知識星球
-
2 # 心元一
我們都是強迫性思維患者,輕重不同而已。
這裡有一個誤區:並不是你在強迫思維,而是思維在強迫你。因為我們把生活的主導權交給了頭腦,而頭腦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思維。你越依賴於頭腦,每天進行的思維活動就會越多。
幾乎所有的人都是靠頭腦生活的人,我們對頭腦的依賴度非常非常的高,我們每天都在刻意的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都認為頭腦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也正是這種心態,讓我們把生活的主導權交到了頭腦的手中,所以說思維反過來控制了我們,我們每個人基本都是頭腦的奴隸。
有的人被頭腦奴役的比較深,而有的人被頭腦限制的比較少。這取決於我們到底交給了頭腦多少許可權。喜歡自由的人,隨心所欲的人,性情直率的人,一般對頭腦的依賴度相對較低,所以說這種人過得相對比較輕鬆。這種人更多的在跟隨心靈的指引來生活,但是他們自己並不一定自知。
如果我們能夠達到自我覺知,能夠自己覺察到頭腦對我們的綁架,就可以逐漸的掙脫頭腦對我們的捆綁。
如果想擺脫強制性的思維,靠我們的意志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意志力本身也來自於頭腦,我們越剋制自己的思維,就越放不下思維,這其實就是在啟動更多的思維。我們要啟用另外一種能力才能化解頭腦思維的慣性,這種能力無法與頭腦思維並存,他們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這種能力就是心靈的直覺。
要解放自己的直覺,就必須放下思考的習慣。更多的使用我們的心靈,聽從心靈的指引,我們不僅能夠生活的更加輕鬆,而且能夠更快的得到很多問題的答案,同時我們對頭腦的依賴度會逐漸的降低。
另外要懂得學會釋放情緒,因為情緒和思維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每一個情緒的背後都是一種思維模式,而每一種思維模式在被啟動的時候都會激發相對應的的情緒。當我們把情緒更多的釋放之後,情緒背後的思維模式就會被瓦解。那麼我們對思維的依賴程度就會降低。
形成強迫性思維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說要化解這個問題,也需要一定的耐心。這需要我們重新選擇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至少說要慢慢的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是靠心靈給我們領航的生活模式。當心靈的Sunny普照的時候,思維的烏雲自然就會散去。
-
3 # 霍體清
強迫思維很痛苦,怎麼辦?
在關於強迫症的有關解釋上,把強迫症分為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兩種,但仔細想想,本質都是強迫思維,因為行為是受思維支配的。
強迫思維是在焦慮的時候反覆想沒有意義的事,覺得想不明白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對自己不利,整天戰戰兢兢,治療強迫症就是解決怕,怕實際就是焦慮。
只要不焦慮,強迫思維就可以停止,焦慮主要來自不合理認知,來自條件反射,來自個性敏感。從這三個角度解決,就能根本上把焦慮解決。
-
4 # 直覺思維
思維強迫切記不要去對抗它,也不要可以迴避它,我們只需用要平常心對待它,做到三不“不理不怕不對抗”你要知道,強迫症並不可怕,幾乎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在強迫症出現的時候,不要刻意去控制它抑制它,順其自然就好。強迫症的人多數有“強求完美“的思維觀念。所以,不要去追求所謂的完美。允許人或者事物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犯錯,別老是繃著神經以為一不小心就會大錯特錯,放輕鬆吧,你會發現什麼也沒有發生。
允許自己有強迫症,允許自己的焦慮,允許一些負面情緒的出現,然後順其自然把心放平。別老想著這些不良情緒一出現,進去對抗它,因為思維是你越是去對抗越專注,越難擺脫。
另外告訴你一個祕密:我也有強迫症,停車後,總是要按幾次鎖車鍵。有時候突然想起,感覺車忘記鎖,下來一看,已經鎖了,哈哈
回覆列表
強迫症也就是完美主義者,他們為了事事達到完美而使自己陷入焦慮,因為每件事都要認真對待,如果事情達不到完美,那麼就會陷入焦慮之中。不過強迫型也有好的一方面,他們關注細節、自律、為人可靠可信。強迫型最為重要的就是消除自己的焦慮感,也就是給自己建立一個達不到完美也沒事的信念,從思維上進行自我改變。
不完美的才是最完美的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做事能夠完美,可是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所以我們沒有強迫型者那樣的執著。要想解決自己的強迫症需要自我疏導,也就是給自己建立一個正確的信念與思想,比如:“事情達不到完美也沒事,因為不完美的才是最完美的。”多建立之類的信念可以幫你緩解自己的焦慮。
以前我看過一個電視劇翡翠鳳凰,劇裡面有塊玉,是缺了一隻眼睛的鳳凰,正是因為它缺了一隻眼睛它才價值連城。俗話說:“正因殘缺才美麗”,所以不要過度的最求完美。
適當放鬆自己才能避免焦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放鬆方式,強迫症的人每天生活都按部就班,很有規律,每天使自己沒有放鬆的時間。可以適當的控制自己不要那麼緊張,多去給自己一些自由空間,多去體驗生活,放鬆自己或許會使你不那麼焦慮或痛苦。
每個強迫症的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我希望你控制自己不要緊張,多去體驗快樂的情緒。無論做任何事都要換個角度思考,不要把自己的強迫思維強加給他人。
總結:強迫症就是自己給自己套上了一個枷鎖,想要從這個枷鎖裡出來,必須自己放過自己,任何人的幫助都是徒勞。所以不論何事都應看淡一些,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只有這樣你才能擺脫痛苦,找到自己的快樂。
作者簡介:我是一個非常熱愛心理學的男孩,希望大家與我一樣,每天學習一點心理學小知識,發現和認識一個更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