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R媽媽的潛能研究院

    關於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市面上的書籍很多,比如《原生家庭》、《為何家會傷人》等,我們可以從中看到很多時候,我們身上的缺陷確實可以找到根源。

    理解原生家庭,接受我們的童年,有利於我們更加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從而調整自己。

    但我始終認為:

    1、這世界沒有完美的性格,任何一種性格,一定都有優勢和缺陷。

    2、當我們長大成人,我們就應該對自己負責,無論今天的一切是如何形成,我們都不可能重來,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就算牌再爛,也要越打越好!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

    我們相信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但也不能絕對化。

    舉例來說:同個家庭的幾個孩子性格不同,父母的教養方式也不同。

    行為遺傳學家還無法證明究竟是父母的不同行為導致孩子的差異,還是孩子的差異引起了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

    《教養的迷思》作者哈里斯指出“父母意味著享受為人父母的快樂。如果你覺得不快樂,那說明你做的太過頭了。”

    太愛孩子或者太過焦慮地死摳育兒法則,未必會讓教養結果如我們所願。

    太糾結原生家庭,也沒有必要。

    放輕鬆,然後對自己負起責任,一步一步往更好的方向去走,才是正道。

    比如我的媽媽,從小對我嚴厲,習慣性地使用批評教育法,因此我雖然學業好、工作也不錯,但內心總是自卑的,總怕讓她不滿意。這些年我懂得了原因,學著透過自己做決定來增強自信,雖然也會犯錯後悔,但每一次正確的決定,都增加了一點點信心。慢慢地,我發現自己做決定時不再那麼恐慌了,甚至可以做出和媽媽不同的決定,也有足夠的底氣為自己負責。雖然還沒有完全克服自卑和不安全感,但我想,我總在進步了。

    這是我的個人體悟,共勉。

  • 2 # 任麗的心靈空間

    一個人的性格可以說是在家庭中塑造的。我們說性格決定命運,這一點都不誇張。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早年跟父母的關係,是我們生命中與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和底色。

    假如父母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我們就會以為親密關係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在跟他人建立關係時,就會採用迴避拒絕的方式,讓人無法靠近。

    假如在早年父母嚴重的忽視孩子,孩子會感覺到不被重視,被拋棄的感覺,她在關係中就會討好別人,特別渴望被別人認可,被看見。這可能會影響到她在職場中的關係,她會討好她的同事或者上司,總是會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所有對自我的評價都來自於外界。

    假如在早年,父母的關係非常的糟糕,經常發生衝突,或者父母之間鬧離婚,都會給孩子造成強烈的不安全感。她在未來發展親密關係時,就可能會成為一個控制型的人,比如經常檢視伴侶的手機,確定對方的行蹤,不斷的確認對方是否愛自己。當對方沒有及時反應時,內心就極度的不安和焦慮。

    假如生活在一個溫暖,寬容、支援性的家庭中,孩子會更加勇敢的表達自己的需要。因為經常獲得父母的鼓勵和支援,對自己會有一個客觀的認識,而不會被外界的評價所左右。因為父母給予的安全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更敢於去冒險,去拓展更多的未知。

    很多人在成年後出現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無法走入親密關係,都跟我們早年的養育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但這並不是說,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創傷,我們就無法改變。這是一種宿命論的說法。

    我們完全有機會超越原生家庭。當我們看見成長經歷當中父母對我們的影響,我們保持覺察,並且不斷的在安全的關係中嘗試去改變,我們就可能會改善關係,感受到幸福,活出真正的自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絲襪真的能讓穿旗袍的女人顯得更有魅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