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姐攝影
-
2 # 一週刊
以皖南很多地區風俗,中元節不吃餈粑,而是吃米粑。
中元節在全國很多地區都會有,不同地方又稱鬼節、齋孤、施孤、地官節,而在皖南及贛東南地區直接叫“七月半”,因為中元節就在農曆7月15這一天。
七月半這天,家家戶戶會用大米攪碎的米粉做米粑,米粑做好後會拿第一鍋的一個或三個祭祖。七月半的祭祖形式簡單,沒有清明及大年隆重。
米粑又稱米餃子,北方人幾乎不知道這玩意,但以大米為主食的很多人都喜愛。對於農村,包米粑有著隆重的意義,一般是都只在節慶日或有重要親戚朋友遠道而來才會開辦。米粑中的餡料也因時節不同,會以芥菜、豆角、蘿蔔菜等為主料,放點豆腐碎或豆腐乾丁、粉絲、肉碎等配料。
餈粑和米粑完全不同,米粑是以秈米分為材料,有餡料;餈粑是以糯米粉為材料,外部沾有攪碎的芝麻和白糖,其內多沒有餡料,或僅有糖、豆沙、芝麻等甜品類,所以餈粑又稱麻餈,一般只在中秋節(農曆8月15)這天能吃到。
-
3 # 雞啼細妹
感謝邀請,中元節我們這叫七月半也叫河燈節,節日習俗主要有放河燈,祀亡魂,記得爸媽都要做很多包紙來燒。包紙上要寫上去世老人的名字、故址和寄址。現在我們年輕人都不太懂了,也不知道怎麼做包紙。 中元節當晚,當地民眾自發攜燈聚集在江河畔風雨橋旁,沿河漂放,故此懷念親人,寄託美好心願。 我們這過年才做餈粑吃,中元節做糯米粑粑跟穇子粑粑吃,糯米粑粑就是用糯米粉加水揉成麵糰,用小火慢煎出來,煎成兩面金黃就可以吃了。我們這當天晚上的吃法是放在雞肉湯裡一起煮出來特別好吃。 穇子粑粑,穇子是一種粗糧,它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有促消化和防癌功效,是農村的一種特色小吃,很多人應該沒吃過。穇子磨成粉加入適量糯米然後霍水,溶解適量紅糖,與穇子糯米粉一起揉成小圓餅。鍋裡熱油,把揉好的穇子圓餅放進鍋裡油炸即可。
回覆列表
我們淄博人晚上一家人做席也吃棕子,那時秋天煮一鍋花生,一鍋玉米,一鍋地瓜,自己養的兔子,雞,鴨,鵝殺一隻別看我來城市二十年,還想農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