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32316554576

    郭德綱在當今相聲界從商演運作和成績,觀眾人數和經濟效益方面看,的確第一,至於他在當今相聲界的地位還是過四,五十年再評判為益,活人不益捧殺,華人講蓋棺定論!再說這個第一可有評判標準?馬季,候耀文等是否都是候選?

  • 2 # 岑詮

    郭德綱常說自己是相聲界的一個“小學生”、普普通通的民間相聲藝人,觀眾喜歡看喜歡聽,也無非是同行的襯托。既是謙虛、也是低調,“只談乾坤風月、莫論人間是非”,郭德綱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故,拿“相聲界第一人”定論郭德綱,看似捧、實則殺。毀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無限度的抬高他,使其摔得粉身碎骨。

    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能靜下心來鑽研一門傳統手藝的藝人已經很少了,能做到“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相聲藝人就更少了。這也就是為什麼馬季之後,相聲界出現青黃不接、日漸衰落的緣故。

    許多藝人選擇踏入相聲圈,也無非就是拿相聲作為跳板、進而混入娛樂圈,在他們眼裡只有名和利,藝術不是藝術、而是工具。

    相聲界幾十年才誕生的全才,到了“明”字輩時出現了郭德綱,以及其一群拿相聲當作藝術對待的徒弟。我想,這就是對傳統曲藝最好的保護和傳承。至於“第一人”、“大師”以及“相聲拯救者”等虛頭虛腦的頭銜,還是免了吧。

    踏踏實實做藝、傳播傳統曲藝,讓那些瀕臨失傳的國風文化重現舞臺、讓更多觀眾認識並喜歡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藝術、讓流連於酒吧歌廳夜總會的年輕觀眾掏錢賣票走進劇場,這些遠比口號和頭銜來得實在、更顯功德無量。

    這方面,郭德綱也好,陶陽、張雲雷也罷,都用默默無聞的踐行在訴說傳統曲藝的魅力。“相聲界第一人”可以留給曲協的領導們,因為這才是他們喜歡和需要的。

  • 3 # 蘭竹ZLZ

    目前來看郭德綱算是現代相聲第一人,在早姜昆也是文革後現代相聲的第一人。與時俱進當屬郭德綱,他尊重傳統相聲藝術,從而形成新相聲的變遷,很受大眾喜愛。姜昆當時出名的時候,只是趕時代的腳步。

    比如:“如此照像”等,他少了些祖宗留下來的東西,但郭德綱更加大膽創新,把老相聲和當下流行的風格融合,使新一代觀眾重新認識了曲藝中,相聲的精彩和快樂,如果沒這麼一個天生就愛相聲的人,我們已經把相聲忘的一乾二淨。(圖片來源本站/相聲演員~郭德綱、于謙)

    曾幾何時:在市場文化中“小品”方式佔具,看的人都頭疼,壓力之大無處尋求可以開懷大笑的地方。大綱子來了,他成立了德雲社,從此改變了相聲將要滅跡的狀態,他的努力不白給,已然把相聲業帶到了海外。

    應該可以算:現代相聲界的第一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經不說話的好友(同性),隔幾天贊一下我的QQ名片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