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he媛
-
2 # 春天的影評說一二
個人認為,相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對錶演者有著比較高的要求,但歸根結底,相聲是用來逗觀眾開心的。作為喜好從事讓他人開心的相聲表演者,無論是華人還是外華人,都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因為他們給大家帶來了歡笑。
外華人說中國相聲,比較出名的有馬季的徒弟,馬來西亞籍的姚新光,和拜姜昆為師的加拿大籍的大山。
在1996年正月正晚會上,姚新光和大山,與馬季、姜昆、趙炎、笑林合說的相聲《送春聯》,讓人們記住了和藹可親的姚新光,記住了棕色頭髮、高鼻樑、戴眼鏡、高個子的大山。
姚新光是馬季在馬拉西亞收的第一位徒弟,他早期受父親薰陶,對中國文化比較感興趣。他在60年代學相聲,70年代登臺演出,80年代推廣相聲藝術。1990年5月15日拜馬季為師,曾輾轉新加坡、上海、北京等地交流演出。姚新光還被稱為“馬來西亞相聲之父”,他帶動了馬拉西亞的相聲發展,愉悅了觀眾的心情。只可惜他因患鼻癌,於2004年8月21日去世,享年60歲。他的作品和對相聲事業的貢獻,是一筆無形的精神財富,留在了歷史的史冊上。
相聲演員大山,1988年憑藉著特殊的“尋根”,來到中國尋找抗日時期爺爺“饒大夫”的蹤跡。他說的第一部相聲,是和丁廣泉合說的《錯位》。他的帶有濃重外國腔調的中國相聲,引起了觀眾們的好奇和接納,成為中國相聲舞臺上一道特殊的風景。
你喜歡姚新光、大山說的相聲嗎?
不太接受,就相聲而言,相聲本身是中國民間表演藝術,透過講笑話或者是滑稽的表演引起大家發笑,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這對於相聲演員的要求也很高,他們既要有語言藝術也要有表演藝術的成分,而且基本功非常重要,他們都是通今博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讀百家。如果功底不深、文化底蘊不足也是達不到境界。而外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有差異,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外華人又能通透多少呢?即便是講的段子能博大家一笑,但也很難說到精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