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飯飯控糖日記
-
2 # 醫師楊浩
這個說法完全是錯誤的。有很大一部分糖尿病人血糖高是沒有感覺的。
前幾天還見一個40多歲的糖尿病人從來不測血糖但沒有任何感覺,體檢卻發現空腹血糖18.0mmol/L。這種情況就很危險,很容易發生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且長此以往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血糖監測作為糖尿病人血糖的“五駕馬車”之一,要求糖尿病人最好自己能掌握檢測指末血糖,以幫助我們及時發現血糖異常、指導飲食、運動以及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調整。1.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也建議每週檢測血糖2~4次,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
2.使用中效胰島素的患者還要檢測晚餐血糖,使用長效胰島素的患者還要檢測睡前血糖;
3.如果空腹血糖沒有達標,還要注意夜間我(凌晨3點)的血糖,以排除是否有蘇木傑效應,避免盲目調整降糖藥物;
4.血糖不穩定的患者和一些年老、需要手術等特殊的糖尿病患者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檢測血糖。
所以血糖檢測在糖尿病的管理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可馬虎,更不可偷懶。
-
3 # 醫學莘
糖尿病患者主要生化改變為血糖升高,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或隨機血糖≥11.1mmol/L時,同時合併“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少”時可診斷為糖尿病;若無三多一少症狀,則應隔日再次複查血糖,若數值上依然達到診斷標準,則可診斷為糖尿病。這裡的“三多一少”症狀,是血糖顯著升高以後出現的症狀,也是臨床發現糖尿病的重要線索,但並非所有人均會出現三多一少症狀,部分患者可僅表現為血糖升高,部分患者甚至直接以糖尿病的急慢性併發症就診,如糖尿病痛症酸中毒、心絞痛、糖尿病腎病等。因此,不能以有無感覺來決定是否需要測量血糖,對於健康人群,應定期監測血糖,以早期發現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患者,也不能根據有無感覺來決定是否需要測量血糖。血糖長期升高不僅會導致急性併發症,還會帶來慢性併發症。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的症狀顯著,如噁心、嘔吐、腹痛、脫水、昏迷等,起病急,但經過治療後病情恢復也較快,部分急性併發症是在長期高血糖的基礎上出現血糖突然升高,歸根到底還是監測不到位,治療不達標。慢性併發症在早期常無顯著症狀,病程可長達數年、數十年才會出現臨床表現,因此,在這期間,若不定期監測血糖,就無法得知血糖控制是否達標,但高血糖對血管、神經、腎臟等損害卻持續進行,故即使沒有感覺,也應定期監測血糖。
回覆列表
必須要測呀,感覺出來的血糖是不靠譜的。有的人高血糖是沒有感覺的,而且有的人低血糖次數多了身體也沒有感覺。只有去測量血糖才能得出相對比較準確的血糖結果,如果靠感覺就能知道血糖,血糖儀就怎麼沒用了,也就不會有這麼多人因為糖尿病而出現併發症甚至引起死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