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奮上的小李
-
2 # 兜兜裝球球
謝謝您的邀請,我講的是真人真事,有這樣的一個女人,今年五十歲了。平時正常人一樣,說話辦事都沒得說。做飯炒菜怎麼教都不會,出門找不到回來的路,左右不分,多少米、多少公里不清楚,坐電梯不會按鈕,出門必須有人送上車,目的地有人接。可能這不算一無是處,但在正常生活中也應該算吧?
-
3 # 不學好英語不換暱稱
生活中真的會有一無是處的人,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但還真的有家裡越窮,越是啥都不會幹的人,可想想她的父母活得是有多累了,不會做飯,不會思考,不會人情世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多愁善感,鬱鬱寡歡。有時候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是太懶惰了,其實每個人都長得手和腳,只要不是廢人殘疾人,多多少少是能夠做一些家務或者事情的,但是就是不會去做,寧願懶到一無是處,也不願意多做一點點,真的就是在身邊一無是處的感覺。你們覺得呢?
-
4 # 豆豆小寶1019
整天事情不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聊上上網,玩玩遊戲,看看片子(正經或不正經的)。看到有性趣了,出去發洩一下。沒錢了向家人要,等實在要不到了就偷偷的拿。從硬幣到紙幣,從現鈔到電子貨幣。這樣的生活如果覺得理想的話,那這個人基本就可以定義為一無是處了。
不說大的方面。像要賺多少多少錢,要買什麼什麼車,要住什麼什麼房。。等等。不必像某些名人說的要對的起社會,要對社會做什麼貢獻,什麼人做什麼事。首先要明白這個社會上你只是個小小的參與者,多你不多少你不少,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但是就算人一直頹廢,只要生活下去,人的衣食住行也算是促進了社會的消費。多你一個,就要多吃碗飯多買件衣服,也算是做了丁點貢獻不是嗎?所以沒有什麼絕對的一無是處的人,在小也算是在貢獻吧。
只是貢獻與消耗的比例和人主管的道德底線問題來非客觀的來評價什麼所謂的一無是處。
-
5 # BearBear小熊熊
謝邀,一個人可以一無是處到什麼地步?這讓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小女孩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一次,學校組織同學們春遊,要求同學們自己備好自己在春遊的時候吃的喝的東西,然後小女孩回家把春遊的事情跟她媽媽說了,第二天,她媽媽為她準備了水煮蛋讓她帶著餓的時候吃,然後小女孩就高高興興的去學校和同學們集合準備春遊了,然後到下午,小女孩春遊回家了,一回家就喊餓,她媽媽一看,早上準備的水煮蛋全部完好無損的待在書包裡,一個都沒有吃,她媽媽問她為什麼不吃,小女孩說,因為她不會剝雞蛋殼。
故事就是這樣,雖然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它卻反映出,有些人一無是處的程度真的超乎我們的想象,記得以前還看過一個新聞,說一個大學生,都已經上大學快20歲的年紀了還不會綁鞋帶,因為從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尊處優的生活,所以就導致要一個人生活的時候才發現什麼都不會,連最基礎的生活技能都不知道。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不說要求自己的能力有多強,至少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應該會,不要離開了家人什麼都幹不了甚至生存下去都成為問題。
回覆列表
身邊兩種人。。。
第一種,和我們的歲齡差不多,整天都是無所事事,也不去工作,靠坑蒙拐騙過日子。
第二種,總以為天上會掉餡餅,賭博。。
這兩種沒有一點上進心,誰都救不了,也不會有好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