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歲的藍天
-
2 # 徘徊與前進
請珍惜17歲超級黃金年齡吧,迷茫不存在的,你需要做的是用最飽滿的熱情去迎接自己的成人禮,自己成人了,肩上的責任更重大了,不管你想做點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留個紀念,還是和大家一起在學校組織的成人禮儀式,正式步入成人。你需要做的就是迎接就好。17歲18歲黃金年齡,不用考慮其他方面,好好學習,努力考學比什麼都重要,雖然說有很多出路,但是大學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出路,努力就好,不需要經歷你的年齡不該經歷的事情。上大學努力學習,努力充實自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千萬別學我混幾年,什麼也不學,最後混個文憑,一定要學到真材實料,很重要,慘痛的教訓)
17歲用現在的話,小屁孩一個正是花季年齡,別給自己的青少年留有遺憾,去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吧,衝吧少年。
-
3 # 婚姻介紹所
迷茫。
我是1996年出生的,已滿22週歲。回憶17歲那年,我覺得自己是迷茫的。
6歲上學前班,14歲上初中,17歲那年正好在讀高一。在那種條件下,我不可能不迷茫。
我的初中是在郊區讀的,條件算是比較艱苦的。我們的學校緊挨著市裡的垃圾處理中心,每天都要忍受垃圾焚燒的刺鼻氣味,我們的餐廳沒有餐桌,所以每天我們只能蹲著吃飯,學校的打飯視窗只有兩個,一個給男生打飯,一個給女生打飯。我在初中搬過4回,都是因為學校改造的緣故。可以說,我那一屆見證了學校的發展。可能有人會問我:既然條件那麼艱苦,那麼為何你不去別的好學校呢?實話說,我當年是被那所中學的校長“三顧茅廬”才去的。入校統考為全校第二名,在校期間基本保持全校第二,中考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市重點中學。我在這裡說初中母校條件艱苦,並不是為了吐槽母校,相反,那裡留下了我珍貴的回憶。
從郊區到城市,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無疑,反差是巨大的。大家都知道,能進去好學校的同學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在升入高中後,競爭壓力很大。至今我清晰地記得,高中的第一次月考自己只考了300多名(當時全年級有1000多人)。當時的我,根本接受不了這種落差,鬱悶的要死,但又沒有人傾訴,只有自己默默承受著這一切。這是在學習上的。
從我記事起,我家裡就是比較窮的。升入高中後,伙食費由以前的一個月150塊錢到一個月300多,花那麼多錢,心裡很難過。父母都是農民,掙錢不容易,自己就千方百計省著花。每天吃幾個饅頭,將就填肚子。大米飯原本打兩個菜需要6塊錢,我跟打飯的阿姨悄悄商量,可不可以給我只打一個菜,收我一半的錢......
最嚴重的,是自己理想的迷茫。我當時心裡一直有一個聲音:城市的燈紅酒綠,車水馬龍,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都沒有。那種孤獨,甚是壓抑。
17歲,是未成年,但也象徵著青春。誰的青春不迷茫?只是祝願陌生的你,能夠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在關鍵處,三思而後行。
你的17歲迷茫嗎?
回覆列表
迷茫過,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人生會如何?人都會經歷迷茫的時候,首先要樹立目標,努力就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