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春秋一度
-
2 # 淼渺520
小孩做事不專心,我感覺有2個原因。我們從兩個源頭著手,可能會比較容易去糾正。
第一,孩子自身過了一定時間可能就坐不住。這個可能就是看每個人孩子的情況。有的孩子能坐20分鐘,也就是精神集中20分鐘,有的只能10分鐘。
我覺得如果這個年紀小孩多數20分鐘的,父母親千萬不要違背規律強求更長時間,因為這會很難做到的,即使做到對孩子來說可能也比較痛苦或者沒有效果的。
但是這個階段只能集中10分鐘,遠遠低於平均數值的,那家長可以從孩子角度去分析。可以做一些培養耐心和毅力的活動,來培養孩子的集中性,比如練練字,做做拼圖遊戲等。切記一點點來,不要一次性就希望還能做到。每當孩子能延長一點時間了就及時鼓勵,讓孩子也有信心。
第二,孩子不專心,可能是外界的干擾。因為外界的干擾對孩子影響還是很大的。比如孩子做作業,但是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客廳看電視,聲音也很響,這勢必會影響孩子,所以對於這種情況,父母或者家庭首先要自我反省。而不是一味的去責怪孩子。
所以,孩子做事不專心的原因有很多,我們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點,才可以對症下藥去解決。
希望我分析對你有幫助。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吧。
-
3 # 可老師自媒體
一、首先要準確界定問題
如果小孩做任何事都不專心,可能需要到醫療機構做相關檢查,診斷是否存在生理或心理問題。一般來說,小孩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是能夠專心的,比如在遊戲時,在看動畫片的時候,所以首先要確定小孩是不是真的對任何事都不專心。
二、瞭解注意力基本知識
做事情專心其實是注意力的問題。要培養小孩的注意力,需要了解注意力的相關知識、小孩注意力的特點和培養小孩注意力的方法。
心理學把注意力分為有意注意、無意注意和有意後注意。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學習時把注意力投入到學習內容上。無意注意是沒有目的的注意,表現為不由自主的受外界影響,干擾到當前應該做的事情。有意後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的更高階形態。
三、小孩注意力特點
在小孩成長過程中,無意注意的發生更早,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無意注意已經成熟,但有意注意尚在發展,到高年級才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因此低年級的孩子本身有意注意就缺乏自覺性,沒有明確的目的,需要大人的不斷提醒。如果按照成年人的標準衡量,確實容易得出“小孩做任何事都不專心”的結論,但多數情況下其實情況沒有那樣嚴重。
四、培養小孩注意力的方法。
第一,營造良好的環境,減少干擾。小孩的無意注意佔主導,容易受外界干擾,所以在他們做事的時候儘量減少干擾,比如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
第二,家長的陪伴。小孩缺乏有意注意的自覺性,所以家長最好陪伴在身邊,及時提醒孩子專注於當前的事情,這個過程也是親子教育的過程。
第三,利用孩子的興趣間接作用到當前該做的事情上。這符合心理學上的普雷馬克原理,比如要求小孩先完成該做的事情才能玩他喜歡的樂高。
第四,多給孩子鼓勵。小孩做事情的動機主要來自附屬內驅力,也就是家長的表揚和鼓勵是小孩做一件事的主要動力,當他有動力做一件事的時候,注意力是比較容易集中的,所以家長們不要吝嗇鼓勵,當然這要在小孩做對了事情的前提下,否則就變成了濫用。
-
4 # 外研童書
孩子們專注力不足,我覺得主要有兩點:一是孩子對所學的知識不感興趣,可能太難、或者太簡單,上課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二來年齡小的孩子天性愛玩,容易缺乏自控力,來讓自己的注意力及時迴歸到課堂裡。
興趣和自控力是相得益彰的。小朋友的學習方式一般分成三種類型,分別是: Visual (視覺)、Auditory(聽覺)和Kinesthctic(動覺)。家長要進行判斷。
視覺學習者對圖片非常敏感,對於“教學海報”,孩子就會特別專注,而且可以從海報的知識點上建立聯絡,針對視覺學習型的孩子,家長可以多多使用海報,畫思維導圖,或者多多使用熒光筆將重點勾畫出來方式,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
聽覺型學習者,一般對聲音的變化很敏感,比如改變音調,或者突然將“指令”唱出來,孩子注意力能抓回來。針對聽覺學習型的孩子:我們可以嘗試用繪聲繪色的語言來講解,多多使用童謠和listen to reading的方式,充分調動孩子的聽覺感官。
動覺型學習者,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動覺型學習者,因為小朋友生性好動!所以推崇使用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應)的教學方式,通過肢體動作來幫助知識的學習。
同時家長要以大化小,就是把大的任務分成幾個具體的、可以短時間、相對容易完成的小任務。這樣,每完成一個小任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成就感,也減少了他們的畏難情緒!
-
5 # 紅家長
問題孩子的唯一原因一定家長出了問題。家裡小時侯沒有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家裡有誰給他起了一個壞的榜樣,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應從小開始就要注重孩子各種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教育,最主要是家長的失職,不能怪孩子。
首先要端正家長的態度和配合正確的方法才行。壞習慣養成後要改的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問題出現了,我們不能急,更不能對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批評。
生活中要和孩子定相應的計劃和目標,比如什麼時侯玩,什麼時侯學習。定計劃要讓孩子參與,一方面更能體現明主,同時他自已參與的事情,往往執行起來。效果更好一些。同時計劃不是不層不變的,要修正,如果發展不合理的就要及時的調,最主要要聽取孩子的意見。
也許一開始訂計劃,收到效果不是很明顯,執行力也不一樣,可是慢慢地他會覺得做任何事情,不但有時間的限制而且也有目標的限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下去。發現小孩子喜歡的事物,小孩子都身邊不知道的事物都處於高度的好奇,也非常容易受干擾,這時可用心發現小孩子喜歡的一件事物,利用小朋友的喜歡的事物針對性的教育。
在他做一件事情時在沒有做好前,強制性地不讓他做其他的事情,讓他下意識地知道在沒有做好前不可以做任何事情,從而慢慢成為習慣。
一個好的氛圍會非常有感染力。比如可讓兩個小孩或幾個小孩在一起做作業,或其他的事。
要狠下心來定下規矩,並嚴厲執行,讓小孩子知道“不得不”自己改變。
-
6 # 小芒果乾冰
教師一句話,家長對號入座
老師跟家長說:“你的孩子上課都不專心,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就自動在腦中把這話聽成:“我的孩子有病,注意力不集中,要去看醫生治療。”
或者老師說:“你的孩子很不專心,恐怕要帶去給醫生鑑定。”家長聽成:“完了!連老師都這樣說,那就是了。”
有些家長甚至並沒有先花時間去了解孩子,光是聽到一句“注意力不集中”,就往門診送,其實有些時候問題並不出在孩子身上,反而應該先反省大人自己的教養方式。
導致孩子上課不專心的原因太多了,例如:可能這不是他感興趣的;也許老師真的教得很無聊;昨晚沒睡飽;有別的事吸引他的注意使他分心了;也有可能一整天專心上課,就連大人都會疲累,忙中偷閒,精神溜號,何況小孩子。
簡單來說,不妨拿大人自己來跟孩子比較:冗長而無聊的會議裡,大人都在做什麼?可能有人轉筆,有人在紙上亂畫,有人偷看手機,有人發呆。
如果從早上七點半到下午四點半開一場會議,四點半到晚上七點半再到另一間會議室,開另外一場會,一週五天下來,大人會不會也變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兒童?
家長愛嘮叨,聽到麻木
除了學習環境,家長也要反省自己的教育行為。
A.媽媽超級會嘮叨,一次可以同時念上十幾件事情,話題不停轉換,思緒也跳來跳去,讓孩子不知道哪一件事是重點。
B.媽媽的“嘮功”也不相上下,只是“嘮法”不同,她是同一件事情重複又重複地念,就像自動迴圈播放似的,孩子聽到麻木,完全沒有功效。
C.爸爸非常主觀,與孩子的對話就是“我問你答”,孩子沒有訴說的機會。每當孩子想講一講今天發生了什麼事,聊一聊心情,才起個頭,C爸爸很快打斷:“你這個做了沒有?那個完成了沒有?”親子間長期缺乏完整的對話。
孩子不同,個性不同
還有些讓所有人都覺得有問題的孩子,送來治療時,卻被告知完全沒有精神、心理問題。
孩子的天生氣質千差萬別是導致孩子行為、能力大不相同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其實很聰明,手比嘴快,什麼事情都做在前面;有些是個性上比較有主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因而,拒不接受別人安排;有些則是明顯被埋沒了特長,而被應試教育擊倒了。有一個孩子,只需要一把橡皮筋一把竹筷子,他就能無師自通做出各種機械模型、令人驚歎的飛機、坦克車,但這些才華,家長卻視而不見,只是反覆唸叨:“考試分數那麼差!”
還有一些孩子,真的只是個性內向,喜歡悶頭想自己的事而已,卻被說成自閉,需要看醫生。
懂得欣賞孩子真的太重要了,“因材施教”四個字人人都懂,卻只有極少數人能做到。那麼到底要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注意力不集中呢?以下方法,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方法一:和孩子玩傳接球、下棋、畫圖、輕鬆地聊聊天之類簡單的活動,只要孩子能持續10分鐘到30分鐘,他就沒問題啦!
方法二:孩子沒問題了,令家長焦慮的現狀仍然要改善,爸爸媽媽一起來吧。正向鼓勵孩子,獎品就是“美好的親子時間”。例如,無任何目的,就只是單純地出去玩一次;念一篇床邊故事;讓孩子跟自己撒嬌足足10分鐘;什麼也不做,靠在一起互相按摩手指頭10分鐘。
發現沒有?改善爸媽焦慮的良藥,其實就是多一點親子之間愛的表達,而這才是生活中最優先、最美好的事。
-
7 # 山村智叟
小孩做任何事都不專心不僅折磨著家長也折磨著老師,如果不能正確的看待就會將他們歸為有問題的孩子,我們必須樹立這樣個觀點,兒童的精神世界是精彩無比的,要理解兒童生活中某個單一事件,更要了解生活的全部,每一個行為和動作都是兒童生活和行為的表達,不瞭解隱藏背後兒童生活和性格的整體,就無法準確理解單個事件和行為,現實生活中指引兒童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於成人的無知,成人對自我認識尚不足,對引起自我情感和情緒的原因及自身喜好也不甚明瞭。因此,要他們理解兒童並以恰當的知識引導兒童無異於瞎子走黑路,難上加難。針對如此做任何事都不專心的孩子,應該這樣教育:
家長要充分的瞭解自己的孩子:古人云“知子莫如父”,首先家長要充分的分析孩子不專心的原因,是不是孩子處在某個叛逆期,還是家庭環境的影響,最忌諱的是有些父母不加分析就對孩子進行責罵,有的父母往往拿別人的孩子作比較,這樣會使孩子產生自卑感,有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種性格。最好的家長教育就是加以正確引導孩子專注做一件事,多表揚、多鼓勵,使孩子做事有成就感,也可以說是專注力的有效訓練,堅持下去,必有好的收穫。
老師要充分的理解和教育:常言說老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老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孩子是一塊璞玉需要花費心思去雕琢,去打磨。我曾經在一個書法培訓班遇到特別不專注的兩個孩子,幾十分鐘的課時小傢伙動作不斷,寫一筆就停下來,不是戳戳旁邊的同學就是鑽到桌子底下做鬼臉,搞倒立。開始感到特別的頭疼,心想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經過多方面瞭解,問題出在家庭方面,父母長期在外打工,只有爺爺奶奶帶,很少關注孩子的管理,爺爺奶奶也知道孫子的毛病,所以才送到培訓班希望老師給與教育和幫助,達到改變孩子的目的。自然作為老師感到責任重大,通過正確的引導,孩子後來專注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總之,孩子是一株等待成長的幼苗,只有我們進行共同的呵護,正確的施肥、除蟲,修枝,打叉,不久將來就會成為一顆參天大樹。
-
8 # 高考生物加油站
作為一名老師,我想提出我自己的觀點:
有句話說得好,問題孩子的唯一原因一定家長出了問題,說了您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236393162要生氣,一定是您小時侯沒有給他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你們家有誰給他起了一個壞的榜樣,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應從上小班開始就要注重孩子各種生活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和教育,最主要是家長的失職,不能怪孩子。 我覺得,首先要端正家長的態度和配合正確的方法才行。壞習慣養成後要改的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問題出現了,我們不能急,更不能對不斷地對孩子進行批評。 生活中你要和孩子定相應的計劃和目標,比如什麼時侯玩,什麼時侯學習。。。定計劃要讓孩子參與,一方面更能體現明主,同時他自已參與的事情,往往執行起來。效果更好一些。同時計劃不是不層不變的,要修正,如果發展不合理的就要及時的調,最主要要聽取孩子的意見。 也許一開始訂計劃,收到效果不是很明顯,執行力也不一樣,可是慢慢地他會覺得做任何事情,不但有時間的限制而且也有目標的限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持下去。 孩子剛開始會有些不適應,特別是4年級的孩子,自已也有逆反心理,家長說多了,他會更煩,更不要說效果,我們家長可以多花點精力,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鼓勵孩子。教育學博士說::我們想讓孩子變成什麼樣的好孩子,我們就要不斷地誇和鼓勵孩子是什麼樣的好孩子!從這種意義上,孩子出了問題我們不能以批評為主,如果一定要批評,要選好時機和多種方式,不管什麼情況我們要尊重孩子。比如我們家長也可以採用書信的方式,先表揚後鼓勵再說出願望。 記住孩子哪怕一點點進步,我們都要充分的表揚,比如今天把當天的事情做完了,那麼馬上表揚或一些類似於嘉獎之類的形式(開始時可以用,以後好一些不需要用過多的物質獎勵。表揚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已哪裡做對了,而且更得到家長的喜歡。當然表揚一定要具體,比如:你今天按時完成作業了,媽媽感到非常高興,你的確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不是簡單的:你真棒! 其實孩子一旦自已有了進步,或者小小的目標實現時,他也會很有成就感,慢慢地就會養成一個好習慣,同樣做作業馬虎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一種習慣造就了一種性格,而性格是決定命運的。所以我們從每一個行為開始做起。
-
9 # by體育
孩子做任何事都不夠專心,注意力無法集中,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辦?
造成孩子做事不專心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無法集中注意去做某事,導致孩子做事不夠專心。是哪些原因造成了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原因一】無關的刺激過多孩子的無意注意佔優勢,容易被新異的、多變的或強烈的刺激物所吸引,再加上他們注意的穩定性比較低,容易受這些無關刺激的影響造成做事不夠專心。例如,環境佈置過於繁雜,環境過於喧鬧,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
【原因二】疲勞孩子神經系統的機能還沒有充分發展,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或從事單調活動,容易發生疲勞,會出現保護性抑制,起初表現為無精打采,隨後注意力開始渙散。造成了無法繼續專心做某事。所以孩子的教學活動要注意動靜搭配,時間不能太長。
【原因三】目的要求不明確有時候給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具體,或者任務不能為孩子所理解,也是引起孩子注意渙散的原因。孩子常常會因為不明確應該幹什麼而左顧右盼,注意力分散,無法專心做某事。
【原因四】注意力不善轉移孩子注意的轉移品質還沒有充分發展,因而不善於依照要求主動調動自己的注意。例如,孩子聽完一個有趣的故事,可能長久地受到某些生動的內容的影響,注意很難迅速轉移到新的活動上去。
【原因五】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沒有並用只用新鮮事物刺激來引起孩子的無意注意,當新鮮事物失去新鮮感的時候,孩子便不會注意。如果只強調孩子的有意注意,讓孩子長時間的主動集中注意,很容易引起疲勞,結果注意力更加容易分散。
【瞭解完造成孩子注意力分散無法集中注意專心的做某事的幾個原因,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教育呢?】方法1:防止無關刺激的干擾孩子以無意注意為主,一切新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吸引他們,干擾正常活動。為了防止孩子注意分散,佈置完學習場地或其他地點時,首先讓孩子熟悉環境,讓孩子感覺很新鮮,過渡很自然。
方法2:勞逸結合培養良好的注意習慣。制定並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動靜交替,勞逸結合,保證孩子精力充肺的從事各項活動。
方法3: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靈活交換運用可以運用新穎、多變、強烈的刺激,激發孩子的無意注意。但無意注意不能持久,而且學習等活動也不是專靠無意注意所能完成的,因此還要培養和激發孩子的有意注意。
方法4:提高教育質量全方面的運用一些色彩鮮明,語句生動,能夠引起孩子注意的方法來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孩子產生興趣,便能夠注意集中專心的去做某事。
-
10 # 小八的足跡
首先,您要先了解孩子不專心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才能“對症下藥”。我的見解如下:
一、瞭解孩子生長髮育的心理問題
七歲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在這個階段注意力不集中是正常的,家長應該正確看待此問題。試圖瞭解孩子心理問題,走進孩子內心,明白孩子是怎麼想的。
二、家長應該多陪伴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家長往往容易忽視他們,覺得孩子大了,會自己玩了。其實這個階段孩子是缺乏安全感的,他們更希望家長陪伴自己。此時孩子如果做什麼都不專心,往往是為了吸引家長注意,所以,孩子在玩一些東西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通過親子游戲培養感情,也增加了孩子做事的專心程度。
三、發掘孩子興趣
七歲的孩子,對大千世界充滿好奇,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嘗試不同的興趣愛好,從中發掘孩子興趣濃郁的事物。如果孩子一直對一些事物不專心,證明家長還沒有找到孩子的興趣。
回覆列表
一、在孩子心裡埋下一個種子,讓孩子明白具體怎麼做才是專心。比如做作業,做事之前不能非常簡單籠統地要求孩子好好做,而要講清具體細緻的要求,放學回來講一次,做之前再確認一次,讓孩子知道怎麼做是對的。
二、不斷地觀察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緒變化。通過觀察,你要知道他此刻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孩子到底在不在他的情緒正常的範圍之內 ,還是他逐漸 開始要失控了。當孩子開始失控了的時候,要學會聆聽,你一定要了解他的感受,蹲下來,平視他。如果孩子真的生氣了,控制不了自己了。比如孩子抓狂了憤怒了,你不能這樣說,你不要放肆,你要在這樣不通話你就走吧,這叫指責要挾。此時孩子會更加生氣,因為他的感覺並沒有得到傾聽和理解,他的不良情緒也並沒有得到釋放。你要理解他,和藹地跟她說,媽媽理解你,你現在非常生氣,媽媽 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媽媽知道你有點委屈,是這樣嗎,你和我說一說你現在是什麼感覺,你要準確瞭解到孩子現在的具體感受,這樣孩子的情緒才會逐漸地下降,並逐漸平穩下來。
我們先引導孩子產生專心做作業的動機,比較是專心好還是不專心好,比較班上誰是專心的,他專心做作業怎麼樣了,當孩子產生專心的做法的時候,及時定格這個行為,告訴孩子,你剛才的行為做的很好,你剛才的行為就叫做專心,你真棒,堅持下去,你肯定能進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引導孩子一起研究怎麼克服,出現反覆的時候,和孩子交流你有什麼難受,失望、沮喪的感受,讓孩子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嘗試再努力一下 ……在成功的時候,分析堅持的結果,和孩子共同分析堅持有什麼好處。當孩子感受到了專心也能帶來成就感樂趣的時候,他才能夠學會堅持,在別的事上也會表現出專心的品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