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回覆列表
  • 1 # 希希她老媽

    5歲的孩子關於數運算能力一般可以進行5以內的加減,但也有個體發展的差異

    促進孩子數學能力發展要注重從具體到抽象,孩子需要大量實物的運算經驗積累才能掌握抽象運算的能力,這不是一個容易的過程。同時1+2=?在大人眼中非常簡單的算式卻蘊含了數學的基本核心概念:集合,也就是說孩子首先要能夠理解1個和2個和起來一共有多少,無法運算的原因就在於要麼抽象運算思維達不到,要麼不理解集合的概念(一共有多少)。

    比如1+2=?這個問題,您可以提供3個實物.1個裝這3個實物的籃子。引導孩子把一個放進籃子裡,再把兩個放進籃子裡,接著讓孩子數一數籃子裡現在一共有多少個。孩子再重複操作直到理解,如果孩子失去興趣可以更換實物。

    小數量的運算看起來簡單卻是所有運算的基礎,能夠充分理解的話就很容易接受更大數量的運算,比如10以內的加減,包括應用題等等。

  • 2 # lily的小確幸

    首先,仔細觀察,不要恐慌。

    這裡所謂的正常,是指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比如語言表達能力,生活自理,傾聽能力,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表現都與其他孩子無異的話,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是正常的。

    舉個例子:二十多年前,曾經教到一個學前班的五歲小女孩,讓她數數,數1、2、3以後,問她幾個,她說是五個。現在這個孩子已經參加工作,結婚生子。

    所以,如果孩子其他方面的表現正常的話,沒有必要過度的恐慌。

    其次,生活教育,刻不容緩。

    以五歲孩子的認知水平,1+2=3這樣的數量關係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現在孩子還不能計算,說明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的數字和計算類的應用場景太少。

    家長應該有意識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灌輸數字與物品的數量關係,進行數量對應練習。例如,將三個物品以不同形式擺放:可放成橫排、豎排、三角形狀等。讓孩子在數數的過程當中對數字3與3個物品進行一一對應,明確數字與物品數量的關係 ,建立數與量的連線。

    對於馬上就要進入小學學習的孩子來說,建立數與量的對應關係、進行十以內的加減法計算這樣的訓練越早越好,越熟練,他以後的學習會越輕鬆,也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數學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不斷髮展起來的。需要家長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刻意練習,不斷熟練,逐漸進步。

    再舉個例子:

    第一步應該是建立數字與數量的連結。道一個數字代表幾個物品。對5以內數量的物品,能夠一眼看出所對應的數字是幾。第二步,熟悉5以內數量的組成關係。如知道兩個1可以組成2,一個1和1個2可以組成3,三個1也可以組成3。第三步才是引入加、減、等於的概念。

    尤其要注意,對於學前兒童,以上的數量關係、數量組成、數學符號概念等引入,最好都通過遊戲或生活場景操作的方式進行。

    還是舉幾個例子:數量對應練習:吃水果的時候可以數一數,家裡有幾個人,對應分成幾塊才能保證每人一塊。吃飯的時候的時候可以幫著家裡的人擺碗,每個人對應有一個碗。

    不要認為這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其實這是在數學思維發展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社會活動參與能力。

    數量多少對比:搭積木的時候可以在左、右兩邊同時搭三塊、四塊、或五塊相同數量的積木,讓兩邊變成一樣高,中間加橫樑做一座橋;兩邊搭數量不同的積木,中間加橫樑做成滑滑梯。

    這樣的訓練還可以發展孩子的空間思維能力,同時進行色彩識別練習。

    數量加減實踐:吃喜歡的餅乾或糖果時,不要一下子全部給孩子,而是讓他一塊一塊的來數,體會什麼樣的動作是加,什麼樣的動作是減?在實際操作中理解加與減的概念,逐步教會孩子用加、減等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

    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讓孩子通過努力,“跳一跳”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是通過延遲滿足訓練意志力。

  • 3 # 東江風哥哥

    可以用事物來教。比如他喜歡的玩具。先教他什麼是一個玩具,什麼是兩個....然後先給他幾個,叫他說出他有幾個,再給他幾個叫他說出現在一共有幾個,並且告訴他是加法。依次類推教減法。比如搭積木時搭一個房子要用到幾塊積木,加加減減的弄進去,或是吃東西時吃了幾個還剩幾個,去商店時給了多少錢應該找多少錢等,要趣味性的做加減,不能光問一些枯燥的數學運算。 比如說:寶貝幫我到冰箱那看一下,有幾個梨,幫我拿兩個來,謝謝!拿來後,再問下他冰箱裡還有幾個梨啊。這樣的生活小練習,多練練。

    掌握加法交換律和結合率。舉個例子,1 + 2 = 3 和 3 - 2 = 1 是不是說的一回事呢? 加減法如同孿生兄弟,是相互依存的。當孩子學到3加5等於8 的時候,也應該知道這意味著8減3等於5。填空: ( )+ 5 = 9,孩子卻答不上來,雖然他知道 9 - 5 = 4!孩子不會是因為不理解加減法的關係,不知道 4 + 5 = 9 和 9 - 5 = 4 是一回事。

    這樣的話,不要說1+2=3這個加法的運用問題他慢慢會懂,就是擴充套件到10以內,20以內的加減也是會慢慢讓小孩悟懂的,這樣,小孩的智力發展也會被刺激起來。所以我們還是要有點耐心。

  • 4 # 雲中酒樓

    這於平常教育有關,如果孩子從來都沒學過,這也算正常,因為這時期的孩子還不懂一加二的意義,就是會的孩子也是死記硬背說出來的,並不等於他真正知道1十2二3的意思。所以說國家規定兒童入學年齡6至7歲。

  • 5 # 仙台頃醬

    沒關係的,孩子處於什麼階段就懂什麼才是正常的。當孩子儘早地學習了以後才學習的內容,真正上課時反而會自滿,我覺得讓孩子在改快樂時就快樂才能給到他完整的童年

  • 6 # 做寶媽的日常

    這種情況米應該多陪陪孩子了,孩子不是天生的就會說話,數數,寫字等,多陪孩子說話,他說話說的就好,組織語言的能力就強,在每天和他玩耍的時候加些數數的知識,你會發現他很快就能學會1加2的!

  • 7 # 洛谷娛記

    我一般做事都講究個順其自然,不要違背自然規律,什麼年齡階段做什麼事。五歲的孩子本來天真活潑可愛的時候,你偏偏讓他算什麼數啊?現在的幼兒園為你迎合社會家長,在園裡開設文化課,按照教育部上級要求不準幼兒園小學化,在幼兒初始接觸這些容易正式上學銜接不暢,在幼兒形成一定習慣不好改,比如說教學方法上和學校老師有差距。幼兒園老師很多語法不正確,現在的家長相互攀比孩子認識多少字,會加減法等過早的給孩子帶上緊箍咒。把本應該有的童年玩耍趣事給抹殺掉。

  • 8 # 朱虹潤

    我認為對於教孩子知識這方面不要強硬灌輸,一定要順其自然,千萬不要操之過急,有的孩子反應力沒有那麼快,有的家長認為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說了,我家孩子還不會說,就會顯得非常著急,然後給自己的孩子施加壓力,並且強迫他們必須要學會,這樣做不僅不能教會孩子,反而還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帶來創傷,從而孩子會不喜歡學習,這樣反而適得其反,爸媽對於教育孩子這方面,一定要順勢引導,對於孩子學習知識這方面也不要操之過急,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每個孩子都是上天派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們千萬不要一概而論。

  • 9 # 遇見海螺姑娘

    在提升孩子數學方面的能力有幾個建議:

    1、數學生活習慣,把數學引入生活。比如家裡有幾口人吃飯,吃飯的時候應該拿幾雙筷子,今天吃飯有幾個菜。家裡有幾盞燈。去幼兒園的路上要過幾個路口......

    2、多給孩子玩兒創造力強的玩具,比如積木、沙子、水等。高科技的玩具的創造力都被髮明者開發了。

    3、重視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因為空間敏感期的發展關係著因果關係、邏輯關係的發展,跟數學能力密切相關。

  • 10 # 幼兒數學與早期閱讀

    1+2=3,這對於我們成人來說,真的是很簡單。尤其是我們這一些已經當了父母的這一代人,回想自己當年讀小學的時候,這不是最簡單的數學題嗎?

    但是在現在的教育大環境下,幼兒園教育避免小學化傾向,因此,老師不會去教1+2等於3,甚至你都看不到加號和等於號。老師,在幼兒園教的更多的是,一個蘋果和兩個蘋果放在一起,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請小朋友來數一數———1.2.3一共有三個蘋果。

    所以雖然這個題在我們成人看來非常的簡單,但是孩子們他可能知道總數,但並不理解,加法中加號和等號的含義,因此,建議您先用一定的實物操作為基礎,更多的是讓孩子理解加法的含義,即一個集合的數量和另外一個集合的數量的總數,練習的多了,當他學加法的時候,他便能夠理解這個算式所表達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了。

    因此,就算是孩子目前不懂得1+2等於3也不用太過於著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白小白上樓梯》是否適合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