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北魏王朝在歷史上是南北朝時期的一個重要政權,由漢化的鮮卑人建立。大舉推行佛教,遷都前曾修建雲岡石窟,遷都以後又動工修建龍門石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同時在軍事上也是十分強勢,在南朝北伐時,出兵擊敗北伐的南朝軍隊,在南北朝戰爭中佔據主動。在北部則修建長城抵禦柔然南下入侵,並且多次遠征大漠,大破柔然主力,使柔然一時無力渡漠南下。然而自從北魏從平城遷都到洛陽以後40年便分裂滅亡了。那麼北魏遷都的目的在哪?又為什麼此後僅四十年便分裂了呢?

18
回覆列表
  • 1 # 尋根拜祖

    北魏遷都是漢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到拓跋巨集即位,北魏歷經百年,社會矛盾激化,政治鬥爭激烈。為了革除北魏舊勢力的影響,強化中央集權,緩解社會矛盾,孝文帝拓跋巨集繼承馮太后遺志,推行新一輪漢化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遷都洛陽。

    不過,北魏遷都洛陽後,雖然一度迎來高速發展,但新的矛盾很快吞噬了北魏政權。僅僅四十年,北魏變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不久,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

    史學家分析,北魏漢化改革流於形式,失去了原有的優勢,進而導致北魏滅亡。其實這個觀點一點站不住腳,我認為,北魏滅亡另有他因,與孝文帝改革無關。

    孝文帝為何要進行漢化改革

    北魏是鮮卑拓跋部建立的一個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政權。關於鮮卑族的起源,有多種說法,至今尚無定論。

    跟所有的北方民族一樣,鮮卑族是草原遊牧民族,由若干個部落聯盟構成。西晉末年的五胡十六國,基本都是由鮮卑各大部落聯盟建立的政權,比如慕容部建立的前燕、後燕、西燕、南燕;乞伏部建立的西秦;禿髮部建立的南涼;吐谷渾部建立的吐谷渾等。

    一百年來,北魏在軍事上頻頻開疆拓土,入主中原,但是原始的邦聯制結構,已經遠遠不適應帝國的統治需求,一度讓國家處於崩潰的邊緣,這就是孝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

    1.邦聯制結構導致的權力分化

    邦聯制結構是一種由各大部落聯盟,與皇權共治天下的模式,部落聯盟擁有對各自部落的治權,同時又對皇權形成掣肘。這種結構決定了最高領導人,離不開部落首領們的支援,相互權力的分配,取決於各部落的實力,是一種半鬆散聯合結構。

    基本上所有的草原民族政權,都經歷過這個階段。比如遼國,耶律阿保機與各大部落聯盟鬥了二十餘年,才實現了真正的皇權獨裁,和中央集權。

    顯然,這種結構適合於社會結構簡單,生產力落後的狀態,隨著北魏政權的疆域擴大,和社會階級的複雜化,這種結構必然崩潰。

    2.封建宗主的特權激化階級矛盾

    北魏初期的政治結構,類似於西周的封建宗主制,由此慢慢形成三種矛盾的疊加:一是宗主與皇權的矛盾,二是宗主與農民的矛盾,以及宗主之間的資源分配矛盾。

    ①宗主與皇權的矛盾

    ②宗主與農民的矛盾

    北魏從遊牧文明向農業文明的轉變,一方面接管了中原文明大量的農民,另一方面促進了牧民向農民身份的轉化。可是,宗主制利益結構,依然停留在宗主與農民的人身依附關係。這就導致大量農民破產,農民起義不斷。

    自獻文帝拓跋弘時期,十餘年間農民起義不斷,嚴重動搖了北魏統治基礎。

    北魏的宗主,由舊的部落貴族演化而來,他們擁有自己的武裝勢力。資源的掠奪,也加劇了宗主之間的資源分配矛盾。

    3.民族矛盾逼迫北魏改革

    民族矛盾是所有草原民族入主中原逃不掉的魔障,隨著北魏政權的觸角,一步步向黃河流域伸展,他們與漢民族的矛盾不斷加劇。

    相對於鮮卑族,漢民族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強大的文化影響力,北魏面臨著巨大的民族矛盾壓力。這個課題不光古代難以解決,放在今天都是最棘手的問題。

    武力可以征服身體,征服不了人心,更征服不了思想。作為外來民族,主動變革,融於地方文化,對北魏來說勢在必行。

    4.漢文化對鮮卑貴族的影響

    漢民族最強大的地方,就在於其文化的力量。漢文化所展現的博大精深,對一個剛從遊牧文明轉變過來的少數民族統治者來說,其魅力無以言表。

    崇尚武力的鮮卑貴族,尤其是拓跋巨集本人,在漢人祖母馮太后的悉心教導下,已經成了一個標標準準的漢族儒家弟子。

    我們發現,每一個遊牧民族向中原入侵的過程,就是其本身,一直被中原漢文化不斷改造基因的過程。拓跋巨集也一樣,作為皇帝,將他的民眾改造成標準漢人,就是其文化基因的推動。

    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深層含義

    孝文帝拓跋巨集的漢化改革,涉及多項內容,其中遷都洛陽,看似無足輕重,其實是最關鍵的一步。

    太和十七年,拓跋巨集以南征的幌子,率領百官以及百萬大軍,由平城(大同)出發一路南下:

    “(帝)戎服執鞭,御馬而出,群臣稽顆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

    貴族們為何不願意南遷,孝文帝又為何堅決力主遷都洛陽?

    1.削弱貴族勢力影響強化皇權獨裁

    每一箇舊勢力都有其特定的利益範圍,遠離其利益控制區,就是擺脫他們影響的最有效手段,這就是孝文帝遷都的思想出發點。

    後來的隋煬帝遷都洛陽,和宋太祖未遂的遷都計劃,都暗含著擺脫舊勢力控制的意圖。孝文帝也是為了擺脫草原部落宗主的勢力控制,我們也明顯看出,北魏皇權的獨立性,從那以後才體現的更明顯。

    2.革除地方勢力實施中央集權制

    中央集權和皇權獨裁是一對伴生體,遷都後,孝文帝大刀闊斧地展開均田制和三長制的推行,徹底摧毀了宗主制地方勢力,將國家領導權牢牢收歸中央政府。從那時候起,北魏政權才真正具備漢民族帝制文化的內涵。

    3.促進民族融合鞏固統治基礎

    孝文帝在遷都之後的全盤漢化改革,恐怕是中國歷史上最徹底少數民族文化運動。北魏從服飾、語言、文字、教育、度量衡、姓氏、婚姻、官至、制度等方面,進行了顛覆性的推倒重建。

    為了保證漢化改革的順利推進,一方面他帶頭示範,將拓跋氏改稱“元”氏,強制規定官員必須用漢語,否則一律免官。他還積極與中原世家大族通婚,親自為皇族子弟與漢民族通婚保媒,並賜給這些家族一些特權。

    對抵制改革的舊勢力,孝文帝嚴厲打擊。他的兒子,太子元恂因為組織逃歸平城,被孝文帝廢為庶人,不久遭遇殺害!

    這些舉措,促進了鮮卑族與漢族的快速融合,也有效緩解了民族矛盾。

    4.利用地理優勢強化內政外交效率

    平城接近草原,遠離中原,其實很不適合做都城。當北魏的疆域拓展到黃河以南地區時,與南朝將不可避免發生交集,洛陽這個四通八達的天下中心,其便利性遠非平城可比。

    北魏滅亡跟孝文帝改革沒一毛錢關係

    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逃奔長安,爾朱榮擁立元善為孝靜帝,遷都鄴城。由此形成了鄴城的東魏政權,和長安的西魏政權。此時距孝文帝駕崩,剛剛三十五年,距遷都洛陽四十一年。

    由此,很多人認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是失敗的。尤其是近年來,很多學者認為,正是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導致北魏喪失了自身優勢,導致亡國,其理由主要由以下幾點:

    ①北魏尚武精神的丟失

    他們認為,鮮卑族最大的優勢是尚武精神,北魏帝國的建立,尚武是基礎。而孝文帝的改革,丟掉了尚武精神,導致軍事力量下滑

    ②漢文化糟粕的副作用

    孝文帝全盤漢化,把儒家文化裡的很多糟粕,不加分辨地全部帶進來,甚至糟粕多過精華。他們認為,孝文帝迂腐不化,沒有掌握漢文化精髓,只是表面漢化,導致自身“中毒”。

    不過,筆者表示不敢認同,將自己的意見與大家分享:

    1.鮮卑尚武精神的丟失與漢文化無關

    鮮卑族起源於遊牧文明,尚武是所有遊牧文明的標誌,崇文則是農業文明的標誌。當鮮卑人選擇了從遊牧文明向農業文明過度時,其尚武精神必然弱化,跟漢文化沒有關係。

    以清王朝為例,滿清沒有全盤漢化,但是滿人後來的尚武精神在哪裡?我看還不如漢人!根子不在漢文化,而是他們自己拋棄了遊牧文明的尚武。

    2.如果沒有孝文帝改革,北魏亡得會更快

    任何一項改革都不是主動的,因為改革的難度之大,往往需要付出巨大代價。孝文帝改革也是如此,早在獻文帝時期,北魏已經呈現出嚴重的社會危機,面臨著再不改革就要滅亡的危險。

    馮太后作為漢人,她深刻明瞭漢文化對鮮卑困局的有效性,所以,從她開始就一直致力於漢化改革,並且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孝文帝親政後,延續和發展了改革,不能將北魏滅亡的責任,推給漢化改革。

    3.北魏亡於門閥勢力,這是它躲不掉的歷史宿命

    有人拿滿清跟北魏比較,說滿清之所以能長久,就是沒有全盤漢化,保留了滿族文化的主體。這話很扯淡,請告訴我滿族文化的主體優秀在哪裡?除了所謂的尚武,都已經被丟了,還剩啥?

    北魏其實亡於門閥士族集團,跟後來的北齊、北周,以及南朝的改朝換代一個性質。

    門閥士族集團是東漢末年以來,士族豪門集團的升級版,士族階級的3.0版本。這個集團的誕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是人為締造的結果。所以,那個時代的所有政權,從魏、晉,到南北朝,全是門閥集團的玩物,怎麼能把北魏的滅亡,單單歸於孝文帝改革呢?

    除非鮮卑不入主中原,依然保持草原遊牧民族狀態,那就另當別論,只要跨進中原文明的大門,那個階段,註定是門閥集團當家做主。

    滿清為何長壽?很簡單,那時候已經沒了威脅皇權的門閥集團了!從唐以後,與皇權共生的是寒門士族階級,這個階級,慢慢淪為皇權的附屬品,因而明清時期的皇權,越來越獨裁,這才是滿清漢化不被滅亡的原因。

    用通俗的話講,北魏相對於滿清,就是命不好,正好處於門閥集團肆虐的時期,滿清走運,沒有威脅皇權的政治勢力了,兩個政權宿命不同而已!

    孝文帝改革或許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總的來說是很成功的,四十年亡國不是漢化改革的錯,那是因為歷史的車輪,正好把它帶到了終點站!

  • 2 # 凌煙閣論史

    公元493年開始,魏孝文帝計劃遷都,到494年終於遷都成行。魏孝文帝的遷都,是漢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最高統治者追求最高權力的結果。北魏的分裂和滅亡,也正是遷都帶來的影響。

    為何這麼說呢?下面展開說一下其中的邏輯。

    元巨集從小深受漢文化薰陶,嚮往漢天子唯我獨尊的權力地位。

    魏孝文帝之母是中山大族李氏家族,漢文化水平很高。而魏孝文帝元巨集三歲就被立為太子,之後子貴母死(防止外戚奪權),元巨集就由馮太后撫養。馮太后也是漢人大族之女,漢文化水平很高。元巨集在這種環境下長大,從小就深受漢文化薰陶。

    等他在皇位上逐漸長大(10歲當皇帝)之後,他才深刻理解漢族大一統皇權專制帶來的權力誘惑。

    有人會說:不對啊,他已經是皇帝了,已經唯我獨尊了,還有什麼權力能誘惑他呢?

    其實他是皇帝不假,但他這個皇帝的權力是受限制的;即使沒有馮太后稱制攝政,魏孝文帝的權力也是受限的。

    北魏起家的拓跋鮮卑,其本身是部落聯盟制度,各個加盟的部落首領,都是軍事貴族。這些貴族有自己的人口、地盤和武裝。北魏政權其實就是這些軍事貴族的聯合體。就相當於是一個公司,皇帝與貴族都是合夥人,皇帝家族是大家選出來的董事長。董事長要尊重董事的意見。如果不尊重怎麼辦呢?那董事們有權力也有實力把董事長換掉。

    遷都,是擺脫鮮卑軍事貴族對皇帝限制的最有效手段。

    平城作為都城,是北魏軍事貴族們的大本營,最著名的北方六鎮就在離平城不遠的地方。這裡是鮮卑人防備柔然人的最前線,也是北魏力量的源泉。

    魏孝文帝在這裡,當然就是處在軍事貴族們的監督之下,行動當然不能隨心所欲。

    該怎麼擺脫貴族們的限制呢?遷都。一旦遷都,則遠離這些貴族們的根據地,貴族們被連根拔起,也就沒有力量制約皇帝了。

    因此,是魏孝文帝對無限權力的慾望,才促使他遷都。

    當然,歷史書上說平城氣候惡劣,供給不便,也不利於對龐大疆域的統治,這些也對,這些是政治上的表面的理由。

    但是,如果以表面的理由看問題,就無法解釋孝文帝的漢化舉措了。因為遷都洛陽,已經完全能實現上述這幾個目標了,為什麼還要全面漢化呢?

    漢化,一切改行漢制,就是為了使北魏政治的一切都能納入中原王朝尊卑有序的大一統格局內。這樣,皇帝才能真正實現唯我獨尊的地位。

    但遷都和漢化卻使北魏過於疏離起家的鮮卑軍事力量,終於導致叛亂和分裂。

    魏孝文帝遷都並漢化之後,他自己是實現權力慾望了。但他這麼做卻把北魏起家的鮮卑族軍人給搞的徹底絕望了。

    遷都,使北方六鎮成了遠離都城洛陽的邊境,鮮卑族的軍人們就感覺被拋棄了。原來軍人們地位很高,待遇也好。遷都之後,軍人待遇比洛陽差了,地位也變低下了。而且,在漢化改制之後,官話必須用漢語,不會漢語升不了官了。這些鮮卑軍人沒幾個會漢語的,這就讓他們覺得前途無望了。

    結束語

    魏孝文帝遷都是為了實現個人的無上權力,漢化也是這一目標的輔助手段。魏孝文帝最終實現夢想了,但連帶的後果是:國家中心遠離北方鮮卑軍人,並在制度上讓軍人前途無望。隨著朝政腐敗,這種矛盾最終爆發,使北魏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這就是北魏遷都的原因,以及遷都後40年便分裂的根源。

  • 3 # 棍哥觀史

    北魏遷都是服務於戰略需求的,其舊都滿足不了南征的需求,故在北方趨於穩定以後,進行了都城南遷,成為進攻南朝的前沿指揮所。有人認為北魏遷都是造成分裂的根源,其實遷都是獨立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這個決策並不等同於以漢化為中心的改革,所以北魏遷都被誤解了。

    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乘南齊武帝病逝的機會,率軍由首都平成(今天的山西大同)出發,開始南征。而軍隊行至洛陽遇上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北魏的軍隊裡,核心主力就是鮮卑的貴族子弟,這些人表達出不願繼續南進的訴求。孝文帝心裡清楚,一支心懷不滿、疲憊不堪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的,所以就同意了將士能的訴求,但也提出了條件,貴族子弟同意遷都洛陽,便可罷徵。

    遷都之前的大背景——漢化改革

    孝文帝時,北魏政權的制度建設已經進行了數十年,這個制度建設的主題就是漢化,之前的每一個掌權者,都希望將一個半遊牧半開化的國家,發展成為漢人政權的模式,他們認為漢人政權是先進的代表。尤其是孝文帝時期馮太后的改革最具代表性,比如太和八年(公元484年)的官員班祿制改革。

    馮太后的班祿制改革就是參照漢人政權的俸祿制,從民間獲得稅收來支付官員薪水。與稅收相輔相成的,則是土地改革,政府將土地分給人民耕種,然後收取土地稅、農業稅。為了發放和劃定土地,還需要進行人口普查、戶籍整理、耕地丈量。為此,馮太后在祕書令、南部給事中李衝的建議下,創立“三長制”,即在縣以下設立三級村民機構,讓他們負責戶籍和稅收管理。

    “虜姓”者,魏孝文帝遷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於帝宗屬,或諸國從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為部落大人;並號河南洛陽人。——《氏族論》

    馮太后去世以後,孝文帝親政,繼續推進漢化改革,但孝文帝的改革並不成功。因為他觸動了鮮卑人的“意識形態”,比如改漢姓、穿漢服、禁胡語等。我們說少數民族的漢化改革保留民族特色的才會取得成功,比如清朝,他們不會變動老祖宗留下的東西。而孝文帝的這些改革偏激進,且現實意義不大,可以說是為了漢化而漢化。這就更容易激起鮮卑人與中央朝廷的對抗,也正是這些對抗,才最終導致了北魏的分崩離析 。

    北魏首都在平城時,南北兩大政權之間的地理錯位相當嚴重,南朝的首都設在了長江邊上的建康,北朝的首都卻在遙遠的平城。北魏定都平城與其建國初的政治形勢有關,當時北魏的對手主要是柔然、燕國、夏國等北方國家,與南朝並沒有什麼交集。但北魏統一北方後,戰略目標也就南移,而平城至南方的戰線過長,這個問題就影響到北魏的國家戰略。

    遷都與北魏政權分裂的關係

    在遷都洛陽兩年之後,北魏開始南征,這一次南征體現了遷都的效果,北魏於襄樊一帶取得較大勝利。後來戰爭進入一段相持,隨著指揮效率的提高,北魏在渦陽(今安徽亳州內)之戰中能夠轉敗為勝,這都說明遷都對於南征戰略的促進作用。但較為戲劇的是南朝齊明帝在這個階段去世,北魏孝文帝以“禮不伐喪”的教條主義禮制思想停止了征伐,引兵而還。待南朝齊辦完了國喪,才又一次南下,這裡可以說是封建禮教害人不淺,孝文帝在這一次御駕親征中暴病而亡,從而也就徹底終止了南征。

    太武帝是鮮卑人的民族英雄,他執政時期,漢人甚至沒有參軍的權力,除非是在特殊時期才對漢人進行招募入伍,幹一些炮灰、雜役。在六鎮之中,將領皆來自鮮卑貴族,士兵也以鮮卑人為正兵,少數漢人充當雜役。當時的六鎮肩負著保衛首都平城的責任,在北魏軍政體系中影響力較大。而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六鎮的地位也就隨之下降,更重要的是孝武帝的全盤漢化改革,嚴重損害了鮮卑貴族的利益,所以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沃野鎮和懷荒鎮的造反完全能夠理解,這次造反也拉動了關西到河北地區的大規模叛亂。

    太和十六年,制諸遠屬非太祖子孫及異姓為王,皆降為公,公為侯,侯為伯,子男仍舊,皆除將軍之號。——《魏書·高祖孝文帝紀》

    綜上,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的遷都之舉實際上是服務於戰略需求,這個舉動可以歸結於漢化改革,畢竟那是中原漢族政權最興盛的一個區域。但這又不能完全看做北魏分解的原因,因為這個決策走向是擴大疆土,光這方面是不會引起貴族反對的,因為北魏有一套完整的宗室貴族分封體系,疆土的開拓對貴族來說並非無益。只不過孝文帝的漢化過於“迂腐”和教條主義,以至於遷都激化了內部矛盾,彷彿是造成北魏分裂的最後一根稻草。

  • 4 # 狼行千里aa1970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五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集結魏國大軍於平城(今山西大同)西郊,六月開始率兵西征北涼,

    九月沮渠牧犍率左右文武五千人投降北魏,魏軍佔領姑臧,又分兵追擊北涼殘餘勢力於張掖、酒泉等地,北涼滅亡。

    至此,拓拔鮮卑建立的魏中國人統一了北方,自西晉末年以來135年的十六國分裂局面暫時宣告結束,

    因與南方的劉宋政權所並立形成南北對峙的格局,所以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滅北涼這一年, 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的開始,魏國史稱北魏。

    由於長期的民族征服戰爭已經過去,實行文治的任務提到日程上來,歷朝歷代可以馬上打天下,誰見過馬上治天下的?鋒利的馬刀寫不了字,威猛的長槊耕不了地,如何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才是治理天下的正道。

    學習先進的政治、軍事、文化來治理國家成為了北魏王朝的頭等大事,其中遷就是一項重大舉措。

    當時的北魏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作為都城已近百年,要實行文治移風易俗來治理天下,國都平城的守舊勢力太大,而洛陽位於南北之中,是東漢、魏、晉以來歷代都城所在,又是中原的文化中心,遷都洛陽可以一方面可以擺脫守舊勢力的威脅,另一方面也便於接受漢族的先進文化。

    平城一帶的氣候偏於寒冷,甚至有過六月降雪的記錄,風沙常年肆虐,再加之經常發生水、旱、疾疫之災,農業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

    平城地理位置偏於北方,居住在北魏以北的柔然勢力還很強大,時刻威脅著魏都城的安全,遷都洛陽也是勢所當然。

    孝文帝遷都洛陽,遭到守舊的鮮卑貴族的激烈反對,北魏政權中鮮卑族的元老穆泰、元丕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認為鮮卑貴族之所以能統治中原,是因為鮮卑人勇悍善戰,習慣於馬背上的生活方式,如果南遷,生活方式的轉變會使鮮卑人的氣質變得脆弱,失去過去強悍善戰的性格和習慣(按說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們的出發點比較齷齪,怕失去既得利益),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影響,於是極力反對遷都。

    定都洛陽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不願攜帶家財跋涉艱險的旅途,又怕洛陽暑熱,仍拒不赴洛。孝文帝允許部分鮮卑貴族留家代北,冬來夏去,時人稱他們“雁臣”。

    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首先禁止使用鮮卑語,北魏初定中原,在政治上他們以征服者自居,軍中號令都使用鮮卑語,漢人官員也都學鮮卑語或設翻譯。而經濟文化特別是語言上卻處於劣勢,到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索性下令禁用鮮卑語及其它語言,以漢語為北魏唯一通行的語言禁止北方各種語言,一從正音(漢語),年齡三十以上者不能馬上改變,可容緩一些時日。三十歲以下者,在朝任官,不準說鮮卑語。若有明知故犯,要降爵貶官,

    公元495年6月,孝文帝正式下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於朝廷,若有違者,免所居官。”這一改革,通過消除鮮卑族和漢族語言方面的隔閡,進而達到了逐漸消除民族間隔閡的目的。

    其次是禁穿胡服,拓跋鮮卑部起自塞外,其風俗“編髮左衽”。孝文帝在遷都之前就命李衝等議定衣冠,經過六年的研究,才製成官吏的冠服,婦女的服飾大抵模仿南朝。

    改鮮卑人姓氏,鮮卑人多用複姓,孝文帝命令,將鮮卑複姓改成漢字單姓。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詔:“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的先祖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所以稱為拓跋氏,土是黃中之色,萬物之元,應改姓元氏。”此外,北魏皇族九氏以及北魏初期所統部落一百八十氏一律改為單姓。

    孝文帝還興修學校、尚制禮樂等等舉措,史稱“孝文漢化”。一個偉大的王朝傲立在中國北方。

    然而這一切隨著孝文帝去世戛然而止,孝文帝死後僅僅三十多年,如日中天的北魏王朝就走向了盡頭。

    是什麼原因讓一個如日中天的王朝灰飛煙滅了呢?

    首先就是困擾歷代王朝的第一弊病:統治階級腐敗,他們攫取了大量的國家財富。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北魏王朝幾乎再無戰事,國內於是歌舞昇平。

    北魏宗室貴族迅速墮落腐化,失去了祖先的尚武精神,瘋狂斂財。例如宗室高陽王元雍,富可敵國,吃一頓飯都要花費上萬錢,有奴僕六千多人,侍候他的婢女都有五百人,

    “雍識懷短淺,又無學業”,--《北史》

    這樣的人居然身居高位,居然還當了丞相,河間王元琛,家裡的房子完全按照皇宮樣式建造,這人還有個愛好,就是帶著人蔘觀自己的寶庫,什麼黃金美玉瑪瑙不計其數。被稱為餓虎將軍的元暉作吏部尚書時,賣官鬻職,官職都有定價,連官都能賣,這個王朝豈能不亡?地方上的州郡刺史等大小官吏聚斂無已,侵吞國家財富,嚴重的削弱了國力。

    其二是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得大批百姓無法生存下去,紛紛逃亡,北魏的賦稅也因此銳減,惡性迴圈之下,更加重了對未逃亡百姓的徵稅,農民起義紛紛爆發,主要有北方邊鎮起義、河北起義、山東起義和關隴起義等,沉重的打擊了北魏的統治根基。

    再者就是崇佛。北魏從上到下都有崇佛的風氣,佛寺佔有大量田產並且不納稅,北魏胡太后(孝文帝的兒媳婦)主持建造的永寧寺,據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追述,永寧寺塔為木結構,高九層,一百丈,一百里外都可看見,耗費了當時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個胡太后不但自己崇佛,還要各地都要修建佛塔,不修建的全部撤職,這使得地方官府更加嚴厲的盤剝百姓,百姓活不下去就紛紛逃亡或出家,北魏可納稅的民戶卻越來越少。

    等級森嚴的門閥制度也是敗因,北魏經過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形成了鮮卑貴族與漢族地主共同統治各族人民的局面,產生了大量的漢族門閥以及鮮卑軍事貴族門閥,這些門閥佔有國家的大量資源充實自己的實力,分散了北魏王朝的統治力量,其中代表者有河南元氏、長孫氏、宇文氏等。

    最後就是漢化改革不徹底,民族矛盾沒有徹底解決。北魏前期為了攻擊和防禦柔然政權,沿平城北由西向東依次設定的六個軍事據點: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這個鎮絕對稱得上是牛批哄哄,鎮守的人群裡後來建立了三個王朝:北周、隋、唐)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

    而各鎮統兵將領卻多是鮮卑貴族,軍士為鮮卑子弟或草原各部牧民,最初設定的時候,不但軍餉豐厚,而且政治地位也高,但是隨著柔然不再是北魏的威脅,特別在孝文帝漢化改革後,六鎮地位一落千丈,從國家利器變為爹媽不疼的二流部隊逐漸賤民化。

    邊疆勢力與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嚴重,加上北魏財政困難,居然還停發了士兵的軍餉。公元524年四月,昔日的國之利刃終於演變成了叛軍,沃野鎮破六韓拔陵登高一呼,北方六鎮的戍卒應者應聲而起,一場聲勢浩大的起義在北魏的北部爆發,苦魏已久的老百姓紛紛加入,還有一些心懷不軌的門閥土豪也紛紛起兵,這場起義直接摧垮了北魏的根基,史稱“六鎮起義”

    公元534年,參與鎮壓六鎮起義而壯大的高歡終結了北魏。

  • 5 # 白馬金貝

    北魏戰略重心已由北方爭霸向天下一統方向轉變。隨著北部強敵柔然的削弱,一個崛起於草原並雄踞漢地數十州北魏帝國最終確立起來。金戈鐵馬的拓拔精銳依靠精準的殺傷力和較低的破壞力摧毀了同是遊牧民族對手的軍事力量,北方大地近乎完整的掌控於手中。完成天下一統除了卓越的軍力還需要中原巨大經濟財富為後勤依託,遷移戰略重心為當務之急。而洛陽作為中原王朝的統治中樞之一無疑是最佳的選擇。馬上打天下,武力為先,武士階級首要地位不可動搖。遷都的完成使遊牧帝國漢化的程序大大提高,一統天下的戰爭也在逐漸展開。但漢化的過程出了意外,遺毒魏晉一百多年士族文化死灰復燃,本該厲兵秣馬的北魏皇族在河洛的春風中迷失了,從而為風花雪月的士族生活所腐蝕。被遺忘在北方的六鎮健兒在寒風與外敵的侵徹下以怒火融為一體,才會將這個腐化的帝國一分為二。

  • 6 # 夢到紫龍

    北魏遷都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魏孝文帝一心擺脫舊貴族的操控,全力漢化。我們應該感謝這位偉大的少數民族鮮卑拓跋氏皇帝的胸懷,當然,還有馮太后,正是這位孝文帝,正當中華民族失去正統,漢人四散逃亡之際,放開民族成見,堅持漢化,直接從一仟五佰公里遷都洛陽,甚至連從他始,改姓元,這是何等胸懷和遠見!至於為何四十年分裂而亡,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孝文帝英年早逝,漢化改革得不到徹底的執行,至六鎮走投無路之際,爾朱榮乘鎮壓六鎮起義而坐大,終成曹操,董卓之流,元家天下,已在虛擬,及後高歡,宇文泰,亦狼子野心,堂堂北方大一統北魏,終分為東,西魏而終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要清退2G和3G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