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孤狼拜月33

    淺表性靜脈炎主要指淺表靜脈走行出現的無菌性炎症,以下肢常見,可伴發足部真菌感染,甚至淋巴管炎,出現紅、腫、熱、痛,行走困難等症狀,此時應用抗生素效果較差,需應用活血化瘀甚至激素藥物,或區域性使用清熱解毒類藥物外敷,以達治療目的。淺表性靜脈炎常見腿部沿血管走形出現一條紅線,嚴重者可出現發熱或水腫,甚至沿靜脈出現硬塊,此時提醒血栓性靜脈炎,如血栓進一步加重,透過交通支進入深靜脈可發生深靜脈炎。

  • 2 # 消化內科俞大夫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淺表靜脈炎,靜脈炎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患肢區域性紅腫、疼痛,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淺表靜脈炎是屬於,血栓性靜脈炎的一種,也稱為脈管炎,這種疾病是由於我們,周圍血管慢性,進行性非化膿性炎症和閉塞性的病變。

    臨床上常見的型別:

    1. 藥物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此類靜脈炎是由靜脈注射引起的,多發生於四肢,所注射的藥物多有刺激性或濃度過高,有某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紅黴素等,或某些抗癌藥物對靜脈 內膜均有刺激性,加上用藥時間較長或靜脈較細,或一處靜脈反覆穿刺等引起。發病後,病人多主訴靜脈注射部位疼痛、發紅,沿靜脈走向有壓痛性索條。一般1~2周後紅腫消退,代之以色素沉著及硬化如繩的索條,多無明顯全身反應。治療以患肢抬高,區域性熱敷或理療為主,必要時可予以塗抹喜遼妥藥膏、硫酸鎂溶液溼敷,土方法可以貼土豆片,個別淺靜脈血栓向深靜脈繁衍者,可行淺靜脈高位結紮術。

    2. 曲張靜脈的血栓性淺靜脈炎 在下肢曲張的靜脈內,因血液淤滯,加上區域性面板營養不良,屏障作用減弱,易致細菌侵入,或因區域性外傷而引起曲張靜脈出現炎症反應。治療包括抬高患肢,區域性熱敷或理療,口服抗生素。病變不重者可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的支援下活動。炎症消退後應行大隱靜脈高位結紮剝脫術。

    3. 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 本病原因不明,部分病人有外傷史。好發年齡為20~40歲,多見於肥胖及缺乏鍛鍊的婦女,常為單側。多在上肢用力牽拉後,出現患側胸、腹壁疼痛,上肢上舉或外展時加重。檢查時可發現胸腹壁有一壓疼的硬韌索條,少數呈樹枝狀。面板繃緊後,可見索條處如溝狀凹陷或嵴狀隆起,呈弓弦樣。疼痛可於二週後自行緩解,索條多持續很長時間,而後逐漸軟化。 本病的治療可根據病程長短決定治療方法:病程短者(<1月),可口服強的松5mg,每日3次,連用1周。區域性理療或熱敷可加速炎症消退。病程長者(>1月),可採用區域性封閉療法,每週1次,連用3周。通常情況下,只需區域性熱敷或理療足矣,不必使治療複雜化。少數閉塞的靜脈索條攣縮,使區域性總有牽拉感的患者,可用尖刀刺入皮下,於皮下將索條切斷,以緩解牽拉症狀。

    4. 遊走性血栓性淺靜脈炎 此類病變為不同部位反覆出現的淺靜脈炎。全身各處靜脈均可發生,以下肢多見。病因尚不清楚,但多發生於青壯年男性且與內臟癌腫及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有密切關係。治療主要以對症處理為主,但應仔細查詢有無內臟腫瘤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疾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解放j6p420-460跟東風天龍比420-460哪個好?有何優點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