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姨媽說故事
-
2 # 心寶媽媽聊育兒
越是高年級同學待在教室裡的時間越長,終日與書本試卷為伴,遠離自然運動、甚至爸媽。這樣封閉而充滿壓力的環境,幾乎每時每刻都處在“管理”中,孩子的內心究竟會怎樣成長,很難有定論。
同時學生們,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學生,三觀還沒有完全樹立,容易情緒化,加上從眾、虛榮等原因,在封閉的環境裡很容易受本能驅使來處理問題。暴力,則是最直接的處理方式。
缺乏引導的孩子們很難自主地將壓力變為動力,沒有合適方式釋放的壓力最終還是會爆發,不是摧毀自己,就是會去傷害別人。
校園暴力主要原因有學校方面、家庭方面、社會方面和主體自身方
一、學校方面的原因
青少年的20 個不良壓力,其中包括學習壓力、作業壓力、考試壓力、升學壓力、同學競爭壓力、教師言辭壓力等,
這些壓力顯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模式導致的.壓力太大,一旦達到個體無法承受的程度,其極端的宣洩方式就是暴力.
二是成績較差者由於得不到教師的肯定,很容易產生自卑感、挫折感.
這些壓力顯然都是由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育模式導致的.壓力太大,一旦達到個體無法承受的程度,其極端的宣洩方式就是暴力.
二.家庭方面
家庭是個人社會化過程的開始,家庭對個人的影響構成個人社會化的重要一環,因此,校園暴力,
主要是學生的暴行,與家庭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歸納而言,促成校園暴行的家庭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養態度對子女人格形成的影響尤為重大.
有人曾把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分為四個型別,即專制型、溺愛型、放任型和民主型
其中前三種態度已被大量事實證明是失敗的家庭教育方式,它們均不利於子女正常人格的形成.在專制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一般較高,且傾向於採取“棍棒式的強制”,來督促子女成材.結果子女耳濡目染的是父母的暴力行為,不知不覺中沾染了“暴習”,遇事即想到用暴力解決.在此,家長的反面“薰陶”增強了子女在校實施暴行的可能.
三、社會方面的原因
正值青春發育期的廣大學生,為了求得社會的認同,亦必吸收這種暴力文化的不良暗示.於是在校園中經常出現以暴力解決問題的行為模式.許多學生盲目模仿不良書刊、影視作品、遊戲中所渲染的暴力手段,在其行為中不知不覺地表現出日益增多的挑釁性.不少學生更將影視作品和虛擬網路世界中的大俠、英雄視為自己的偶像,在模仿其實施的“英雄行徑”中,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自我實現的滿足感.教師的暴力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這種暴力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主體自身的原因
學校、家庭、社會對於校園暴力的發生雖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一般而言只是為暴力案件的發
生提供了外在契機,青少年時期是情緒、情感處於急劇變化的時期,因而在校學生一般情緒易於激動,性格急躁,重友誼,講義氣,好感情用事,在受到環境刺激時,容易因衝動而使用暴力手段,走上違法犯罪道路.事實上,當他們冷靜下來,大多都會為自己逞一時之快的行為感到後怕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