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字作多情
-
2 # 雲詩雷情
詩中對仗跟對聯對仗要求基本相同。
詩中對仗相對於對聯,寬鬆點,特別韻字。具體看下圖。內容上,對聯相對獨立,上下聯就表達完整事物。
而詩中對仗句,一般只是詩的一部分,提出來,一般不是很完整。
-
3 # 隨詩到遠方
大體上是一樣的,七律五律詩中中間兩聯要求對仗工整,和獨立的對聯一樣的。相對來說,獨立的對聯要求更高些,尤其是詞性相對上,要求更嚴,詩詞中的對仗因其內容的連慣性,所以很多可以寬對,比如諧音對等等,好的詩詞不以詞害意,有的甚至對得並不工整。但獨立的對楹,因為懸掛的原因,要求就嚴格些,要經得起路人的品評啊。
大家好,我是筆墨江湖。一個從事著和文化毫不想幹的工作的文化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近體詩中有對仗要求的,主要是五言律七言律詩。所謂律詩,首先必須是八句(四句的,一般叫五言絕句或七言絕句)。第一,二句,叫“首聯”,第三,四句為“頷聯”,第五六句,叫“頸聯”,最後兩句是“尾聯”。其中,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而且講究仄起平落,也就是說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聲。這是死規矩,基本上沒得商量。否則,就不成其為律詩。我們隨便舉幾個例子看一下:1、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悽悽鸚鵡洲。2、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4、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律詩中的對仗,除了遵循“仄起平落”的原則之外,上下句的詞性、聲律和意境,在對仗方面極其工整和講究,銜接非常自然。
再說我們常見的民俗對聯。和律詩中的對仗相比,對聯顯然更為靈活,更隨意一些。個人以為,律詩的作者,可能更為“高雅”,而對聯,則更傾向於通俗易懂,更為平民化。二者的受眾不一樣,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做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它們的區別大致相當於所謂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民俗對聯,每年春節的時候我們基本上隨處可見,這裡就不作舉例了。
總之,我們通常說的對聯,它在對仗、聲律和意境等方面,比律詩中的對仗更寬鬆,更隨意,更通俗。
感謝你閱讀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