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多名山東師範大學(雲南)安寧華清中學學生在網上反映稱,學校強制實行“包餐制”,不分男生女生,不管吃沒吃,每人每月都要繳750元。該校學生告訴記者,學校從2018年4月左右開始實行“包餐制”,此前,學校實行的是刷卡制,每月飯錢在300元至500元,算上在小賣部的花銷,也就600元左右。“原來是每月一收,這樣家長、班主任都麻煩,學校為簡化程式,要求家長一次性繳到5月份。”對此,2月14日,雲南省安寧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已安排相關科室調查。
回覆列表
-
1 # 回首悠心
-
2 # 華夏總行金融供應鏈
包餐制的初衷可能是好的,一個月這麼多生活費你提前交了,目的就是為了限制和制止學生去外面吃些不健康沒營養的食品。
但是隨著運營,實際情況沒有達到初衷目的,發生了許多問題。
私立學校和幼兒園包餐制佔比比較大。
比如,食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食品豐富問題和學生口味問題。
在2017,2018年的新聞報道中,上海中芯國際學校家長髮現長出綠毛的番茄,腐爛變質的洋蔥,以及其他問題;安徽蕪湖童鑫、得得貝幼兒園,家長髮現過期的米醋和生蟲大米;陝西榆林金陽幼兒園發現麵粉中有老鼠屎,發黴的雞蛋,變質的土豆,三五調料等等問題。四川省眉山市保羅國際學校發現腐爛的蔬菜,豆皮佈滿蟲子等惡劣問題。
還有很多這樣的學校,就不一一舉例了。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管理問題,另一方面就是為了儘量降低成本多盈利,把本該當做垃圾的腐爛變質食品處理掉而沒有處理,繼續讓學生們吃。
再有就是學生正在長身體階段,人多了口味就有不同,口味不合適自然就不願意吃但又沒得選擇,而學校往往沒有顧及或顧及不到這樣的問題,造成學生家長怨言紛紛。
如果能把以上問題都解決了解決好,相信包餐制的生命還是很長壽的。
包餐制不僅要形式好,更早內容好,質量好,讓學生家長都基本滿意,才會走的越來越遠。
-
3 # user7676041603407
一直有這個傳統 。以前統一由學校提供伙食。家長出錢就是。那時的糧食和食物是按計劃供應的,你是能隨意挑,誰能考慮學生的利益?。現在有錢了。物資也豐富了。就考慮學生的利益了。
學校實行強制式包餐制是不妥當的,還是叫停的好!
學校食堂特別是中小學校食堂是非盈利性的,現在這些學校定製了比學生以往在食堂平均就餐高很多的價格,而且強制實行,不吃也不退錢,意欲何為?這種類似商家的盈利做派,必然會遭到學生的反感和家長的抵制。
學校教育要堅持以人為本,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照顧他們的身心發展,學校食堂本應為師生就餐提供便利,怎麼在學生就餐方面還實行霸王條款?學生連每頓飯吃不吃,吃什麼自己說了不算,由學校強行包辦和代替?
學校為管理學生按時按頓就餐而一次性收就餐費的理由不充分,學生某頓沒就餐除了不退錢外還有其他補救辦法嗎?如果沒有,那基本上從餐費中逐利是最後目的,而不是關心學生生活。
學校要真為學生考慮,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就該尊重學生就餐的自主權,加強食堂管理,加強飯菜質量,實行靈活、自由、方便的刷卡式就餐,還學生就餐自主權。
如果確實存在學生不按時就餐或不吃食堂飯食,到外面吃高價或不健康食品的現象,學校除了加強教育外,還要在最佳化食堂飯菜口味上下功夫,靠學校食堂非盈利的優勢,靠物美價廉來吸引學生。
學生就餐不只是生活問題,和社會餐飲業有著很大的不同,它也是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學生文明就餐、節儉就餐也是德育的一部分,學校不能不慎重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