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澶淵之盟”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雙方撤軍,並以白溝河為邊界;北宋每年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歲幣”。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積極意義:結束了戰爭狀態,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有利於雙方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
消極影響: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戰去兵”,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一.宋朝“和平固可貴,禍患亦遺留”
雖然澶淵之盟達成暫時和平的局面,但是由於統治者鬆弛軍備,埋下了隱患。在一段時間裡的和平卻讓統治者沉浸於享樂之中。“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在內政上,宋朝極力採取集權措施,“強幹弱枝”,杜絕一切類似於“陳橋兵變”以及宰相、外戚或後宮專政的機會。
在軍事上,強化禁軍,弱化地方上的兵力,收回藩鎮的兵權、財權、行政權,代以文官治理,取代武將,企圖消滅唐末五代以來的地方軍事割據;分離握兵權與調發兵權,但卻造成兵將分離,“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
在財政上,軍隊數量的增加,也影響了生產,增加了財政的負擔;為了分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吏的權力,將職官的官、職、差遣三者分離,舊官加新官,機構與人員臃腫,層層掣肘,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終於釀成“冗官、冗兵、冗權”的局面。
1.“澶淵之盟”
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遼由於自身原因,很早就透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北宋朝廷暗通關節。宋真宗也贊同議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雙方撤軍,並以白溝河為邊界;北宋每年給遼銀10萬兩、絹20萬匹,史稱“歲幣”。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積極意義:結束了戰爭狀態,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有利於雙方開展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
消極影響: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戰去兵”,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一.宋朝“和平固可貴,禍患亦遺留”
雖然澶淵之盟達成暫時和平的局面,但是由於統治者鬆弛軍備,埋下了隱患。在一段時間裡的和平卻讓統治者沉浸於享樂之中。“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在內政上,宋朝極力採取集權措施,“強幹弱枝”,杜絕一切類似於“陳橋兵變”以及宰相、外戚或後宮專政的機會。
在軍事上,強化禁軍,弱化地方上的兵力,收回藩鎮的兵權、財權、行政權,代以文官治理,取代武將,企圖消滅唐末五代以來的地方軍事割據;分離握兵權與調發兵權,但卻造成兵將分離,“兵無常帥,帥無常師”,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
在財政上,軍隊數量的增加,也影響了生產,增加了財政的負擔;為了分化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吏的權力,將職官的官、職、差遣三者分離,舊官加新官,機構與人員臃腫,層層掣肘,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終於釀成“冗官、冗兵、冗權”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