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子姐姐呀

    遲子建是一位有著濃重“死亡情結”的作家。在收錄小說39篇的四卷本《遲子建文集》中,寫到死亡的就多達29篇。遲子建比常人更早的接觸到死亡,在她還很小的時候就參加過無數的葬禮,然而在她的家鄉,人們把葬禮辦得如同節日一樣,讓人感到親切、輕鬆,驅散了死亡的陰霾。直至祖父和父親的離世,使遲子建有了更為痛徹的人生體驗,同時也深刻影響了她的生死觀。

    親人的離世讓遲子建痛心不已,但父親臨終前的笑容卻沖淡了死亡的陰影,使遲子建擺脫了對死亡的恐懼,也使她對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並將這種理解以藝術化的創作方式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帶給了讀者獨特的審美體驗。

    在遲子建的詮釋下,死亡雖然也有悲痛、哀婉,但她所表述的是一種雖死猶生、生死齊一的生命新形態。遲子建用她超然達觀的態度賦予了死亡新生的意義,把生與死緊緊連線在一起,認為死亡是生的另一種延續,生死渾然一體,以此寓意生生不息。在這種獨特的生死觀的影響下,遲子建筆下的死亡褪去了恐怖的陰影,反而多了些溫情和詩意。

    遲子建對死亡的詩意表述源於她獨特的生死觀。她對死亡有著自己的理解,認為死是生的一種延續。人死了,並不意味著永遠的離開了,死者會以某種特殊的方式與家人保持著精神上的聯絡,雖死猶生。這不是唯心主義,而是一種情感上的寄託。因此,遲子建並不刻意在作品中渲染死亡的恐怖與悲絕的氣氛,而是以一種溫暖和愛意把死亡寫得詩意而美麗,賦予死亡以新生的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肌肉軟組損傷裡面的淤血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