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鄭州睿源教育
-
2 # 知士教育廣場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訊息好壞的定義。什麼是好訊息?什麼是壞訊息?
舉個例子,孩子考試只考了70分,算好訊息還是壞訊息?
我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一定是脫口而出“壞訊息”為什麼?
很多家長會說,70分才比幾個多一點,能叫好訊息嗎?考的那麼差,還說好!
但如果我們加一個前提條件,孩子上次考了50分,那這次考70分是算好訊息還是壞訊息呢?
這樣為什麼不是好訊息呢?孩子畢竟足足提高了20分呢。
還有的家長會說,那你怎麼不說,上一次考了90分,這次考了70分這種例子呢?
可以,以這個為例,再加一個條件又會是好訊息
什麼條件呢?全班這次平均分是60分,孩子考了70分,又變成了一個好訊息。
所以,其實對於訊息來說,並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好壞之分。
好和壞都是家長或者孩子自己判斷出來的。
那麼這時候想消除孩子對壞訊息的恐懼,其實就是改變家長對這類事情的看法。
孩子為什麼會感到害怕,很多是因為家長對有些事情的反應過激,一旦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的時候,孩子就會想到家長的可怕的模樣從而感到恐懼。
所以,想要孩子擺脫對壞訊息的恐懼,家長首先要做出改變。
1.善於傾聽,不要在沒有搞清楚結論前妄下判斷
孩子有事情發生,一定要聽孩子說完,很多家長一旦發覺孩子做了自己認為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就開始直接斥責孩子,根本不聽孩子解釋,本來孩子沒有犯錯,,到最後反而成了孩子的錯,這樣是最傷孩子的心的,而且會導致親子關係不和。
2.多鼓勵孩子
有時,即使孩子失敗了,也要找出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鼓勵孩子堅持下去,久而久之,孩子在面對困境時,首先想到的是家長的鼓勵,自然也就不會退縮,不會感到恐懼,一直勇往直前的走下去。
3.淡化孩子的勝負觀念
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一定要去贏,不能輸,這種觀念的長期灌輸就會導致孩子的勝負心很重,一旦面臨要輸的時候,很容易崩潰或者為了贏而不擇手段,這也是一種恐懼,對輸的恐懼。才會造成這種情況的發生,要多跟孩子強調過程,而不是結果,結果可以有很多次,但如果過程都沒有做好的話,結果也一定不會好。
回覆列表
1.嘗試情感教練 2.談論保護自己的方法 3.閱讀療法(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