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雲野鶴七零後
-
2 # 翕兮文化
主要是適應鋼筆的書寫應運而生的,也算是傳統書法與時俱進的表現了,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書法藝術、書法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龐中華先生的硬筆書法,當時是風靡全國,影響深遠。
我還清楚地記得,二十多年前,剛上初中時候,臨摹龐先生硬筆書法的日子:小腦瓜中真的不知道書法為何物,只是機械地按老師要求,買帖、蒙上軟紙摹寫、上交後老師畫圈批改。
那時候的練字,就是按照從左往右摹寫的。字帖本身就是從左向右設計排版的,摹寫出來自然也是這樣。何況,這也符合我們現代的書寫習慣。
可惜,練了一段時間,沒有堅持,效果當然也不好。後來,有陸陸續續見到了其他人開發設計的硬筆字帖,像歐陽中石先生的,司馬彥先生的,都是從左向右的排版的。書寫的內容也大同小異,有名句名篇背默的,有哲理美文的,有古詩詞、文言文的,等等。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實想法與觀點,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
3 # 風之問候
從實用性上講,從左到右可以寫。從傳統上來說,當然還是豎著寫跟我一古典一些。不過時代在進步,你看很多名師,大家還不是有很多橫著寫的書法作品。不能一概而論。推陳出新不斷進步。
書法自古代流傳至今的格式基本上是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作為廣大書法者愛好的一種表現形式,至今還廣泛地存在並且應用著。即便是書法名家題寫的楹聯或題匾,也是如此。那麼能否從左向右寫書法呢?我認為是可行的。當代人在閱讀習慣上已經普遍接受從左向右的格式了,為了與時俱進,為了書法的推廣與創新,我覺得適應當代人尤其是年青人的審美習慣而進行這樣的創作嘗試也未嘗不可!當然,這種改變對書法者的要求就更高了。不知初寫者是否有這樣的體驗:橫寫似乎沒有堅寫得心應手,一氣呵成,而且字形略顯呆滯,缺少靈氣,尤其是向下的筆劃,寫行草時更能自由的發揮,宣瀉書寫者的情感表達。因此我的建議是在快節奏的情況下(公文寫作、回答問題等)堅持現代書寫習慣_從左至右,個人進行書法創作或學習應保留自上而下,自右向左的傳統格式,這畢竟是中華書法文化的優良傳承。(下圖是我悟空問答橫寫的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