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介布衣1173
-
2 # 鄂東三農
問題:小麥播種量過多該怎麼辦?
答案:現在正是小麥播種時候,農民在播種時,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播種量無意中過大。播種量過大,出苗率高,造成密度過大。在小麥拔節後,因通風透氣能力不良,光照面積小,光合作用能力差,抗病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生長不良、感染病害、抗倒春寒能力差、容易倒伏、容易引起早衰、抗乾熱風能力差,最中導致減產。播種量過大,解決的方法有很多。
第一,出苗後,控制小麥分櫱。知道用種量過大,小麥出苗後,就要控制氮肥的使用,控制土壤墒情,讓土壤墒情下降,能有效地控制小麥苗期的分櫱。在冬天,氣候乾燥,特別是有風天氣,可以中耕除草,用鐵鋤除掉一部分幼苗,減少有效基本苗的數量,同時降低土壤墒情,抑制分櫱。若是在出苗後半月左右,人工間苗,拔掉或鋤掉部分過多的麥苗,是最直接、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情。
第二,在冬季小麥分櫱期內,正在分櫱時,苗情過旺,苗基本數過大,可以趕山羊去啃食麥苗。開春前,用鎮壓的方法壓苗。拔節時使用S-誘抗素稀釋成1000~1500倍溶液葉面噴霧,提高小麥抗旱、抗倒伏、抗病、抗早衰的能力,促進小麥的光合作用,促進氨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合成,提高後期營養的積累,對改善品質提高產量有很大的作用。
第三,使用磺隆類除草劑對小麥有微量的抑制分櫱作用。小麥田在雜草萌發後2~4葉期,使用75%苯磺隆幹懸浮劑0.89~1.77克/畝,對水30千克噴霧。在長期的除草劑使用中,發現苯磺隆除有除草劑作用,還有對小麥具有抑制分櫱和生長的作用。使用劑量在基本用量上視草情和苗情而定,用量過大,對小麥苗的傷害過重。採用這種方法既除了雜草,又控制了小麥因播種量大帶來的影響。
關鍵是你的播種量是多少?如果是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可以採取不施或少廣施氮肥,春季進行輾壓,化控等措施,問題不大;如何播種量太大,超過正常播種量的百分之五十,那隻能採用疏苗了,這個技術不好掌握,也就是在小麥出苗後用耙耬的方式對小麥苗進行處理,使一部分苗脫離土壤,自行死亡,就達到了疏苗的目的,但是應根據地塊出苗情況決籤耙耬的密度和次數,這個不好把握,應慎重選擇。
如果小麥播量超過40kg,建議旋耕一次,重新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