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上映幾天票房破十億。第一次看哪吒的小朋友對哪吒的第一印象會是什麼?國漫崛起是否要建立在改編童年動畫人物上?
回覆列表
-
1 # 地產精英
-
2 # 使用者109127310181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以前版本的哪吒我都看過,現在感覺太中規中矩。現在中版,起碼我感覺在邏輯上說的通在,一個被認為是怪胎的孩子他的童年肯定不愉快。從而生出強烈的反逆心裡,他應該是個熊孩子!我喜歡這個熊孩子!!!
-
3 # 他網名叫什麼
很認真的回答一發,一直不好意思說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的童年陰影來自老版《哪吒》,給龍抽筋那段,自刎那段,還有就是用藕擺個人形那段。
-
4 # 影視剪輯zhang
我是小張用心看電影,用心看電影的小張
下面我來發表一下我的見解(不喜勿噴)
我認為這是一部頗具創新精神的動畫電影,而且它的創新是由內而外,全盤貫徹的。
以至於有些網友難以接受,原本印象中稚氣率真的哪吒,怎麼變成了一副黑暗模樣?
這種改變並不是胡來的,哪吒的形象可以千變萬化,但核心是什麼?
是叛逆,而一個叛逆的孩子,不是惡童又是什麼呢?從這個角度講,《哪吒之魔童降世》只是用漫畫的方式,將哪吒身上的叛逆特性誇大,形成了一個內外一致的新形象。
這就叫創新,從一個傳統形象中來抓住特質,根據劇作需要聚焦,放大,強化,從而孕育出新的生命。
本人90後,這部電影我也看了,確實顛覆了我對哪吒的認知,哪吒母親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一個肉球。李靖以為是妖怪,就用劍劈開,裡面的嬰兒正是哪吒。後來仙人太乙真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他為徒,取名“哪吒”。一次哪吒在東海玩水,和東海龍王的三子敖丙起衝突,不但將其打死,還抽他的龍筋做為腰帶要送給李靖。這是我們藉助書本或者電視瞭解到的,而這部電影讓我從新認識了哪吒,畢竟人的思想不一樣,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思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哪吒,娛樂娛樂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