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崔聊收藏
-
2 # 布衣1卿相
劉穆之可以說是南朝劉宋國的第一功臣,是個天才式的人物。歷史上也把他與蕭何、諸葛亮等相媲美,更有評說認為如果劉穆之不是英年早逝,劉裕是完全可以一統天下,開創一個全新的朝代的。
-
3 # 喝點小久
劉穆之,名氣與蕭何、張良、諸葛亮比起來相隔不止十萬八千里,但是歷史上卻與後三人並稱,足以證明他是有一定真本事的。
劉穆之(360-417年),字道和,小字道民,東莞郡莒縣(今山東莒縣)人。東晉末年大臣。深受“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倚仗,更屢次在劉裕領兵在外時留守建康,並且總掌朝廷內外事務,官至尚書左僕射。義熙十三年,卒,追贈侍中、司徒、南昌縣侯。劉裕坐上皇位後,追封為南康郡公,諡號文宣。
劉穆之能獲得這麼高的評價,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人品:劉穆之對劉裕忠心耿耿,事無鉅細,全都彙報給劉裕,以劉裕為中心,一心幫扶劉裕成就大業。
其次是能力:劉穆之幫助劉裕重建法度秩序,打擊了當時法律寬鬆,世家門閥以勢壓人的囂張氣焰,幫助劉裕獲取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的官職最後逐步掌握朝政,最後是劉裕出兵在外時,劉穆之掌管大本營,為劉裕提供安穩的大後方。
義熙十三年(417年)九月,劉裕滅亡後秦,佔領關中,並打算以關中作基地繼續進行北伐。但劉穆之於十一月辛未日(11月27日)去世,享年五十八歲。 劉裕聞訊後感到震驚和悲痛,亦感到自己於京邑根本之地已空虛無靠,於是決意起行返回建康,因朝廷大事向來倚重劉穆之,平時由劉穆之決定的大事都需要向劉裕請示。
劉裕曾說:"穆之若果沒有死,就會助我治理天下。現在可說是"賢人去世了,國家危殆了"。"又說:"穆之死後,人們都輕視我。"可見劉裕對其的思念。
著名詩人陸游:"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陸游也曾借劉穆之一死,劉裕班師回朝的事情寄託著天意無常的感傷。
劉穆之,東晉末年名臣。是“南朝第一帝”之稱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重要謀臣。可以說沒有穆之,劉裕很難建國稱帝。劉穆之剛開始輔佐劉裕的時候,劉裕把持東晉朝政。當時晉朝朝綱鬆弛,士族權貴仗勢橫行,政令法令繁瑣混亂,百姓無所適從,亂象叢生,劉穆之根據實際情況,逐條梳理改正,劉裕帶頭遵從,沒過多長時間,政風民風就大有改觀,大大提升了劉裕的威望。後來劉穆之幫劉裕內管政務,外管軍事,一切都處理的井井有條。幫助劉裕統一了南方,為劉裕建立劉宋奠定了基礎。但是正當劉裕打算統一全國,開始北伐的時候,劉穆之病死。劉裕被迫停止了進展良好的北伐計劃。因為一個人而被迫停止統一全國的程序可見劉穆之在劉裕心中的帝位。也可以看出劉裕對劉穆之的依賴。有史學家分析,如果劉穆之不死,很可能幫助劉裕統一全國。從而避免混亂的南北朝的出現。事情沒有如果,但是因為一個人而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古今很少有之。而被兩朝皇帝三次追封的事蹟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劉穆之雖然沒有張良、蕭何、諸葛亮的名氣大,但是治國能力決不亞於他們。所以後世史學家依然肯定他的能力和治世功績,把他和張良、蕭何、諸葛亮等齊名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