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絢彩魔盒

    做無人超市的不僅阿里一家,大洋對岸的Amazon已經推出了無人便利店Amazon Go。這種新的購物模式如果能普及,往小處講,將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往大處講,將影響國內的就業形勢乃至產業結構。所以我看好。至於那些唱衰的聲音,我們也一起探討一下。

    技術不成熟

    技術不成熟,唱衰無人超市最有力的說辭。不可否認,無人超市裡的識別用的是RFID射頻技術,這種技術最早是在上世紀40年代用於雷達的,到了80年代才開始商用,的確不算什麼新技術。但是目前來看用RFID是最佳選擇,對於企業,成本和產品穩定性是排到前面的,至於技術,可以更新嘛。火車剛出的時候是燒煤的,電話剛出的時候是手搖的,不都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嗎?尤其網際網路的發展,屬於典型的快速迭代模式,先跑起來再說。

    成本高

    麥起看見有的媒體算了一筆賬,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無人超市成本比有人還高。就目前國內的情況來看,這個結論沒有問題。不過我們也要做一下比較,對比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我們的人力成本不是一般的低。說個近的,前兩天遼寧艦赴香港賀迴歸20週年,大家大概都聽說過香港的人力成本,刷盤子的一個月1萬+,還招不到人!

    人力成本低,自然顯得科技成本高。但是80後,90後,00後再牛,到了80歲還能幹的動麼?有專家預測最快20年後我們的人口紅利就徹底消失了,到那時,科技能接盤,也就不顯得貴了。

    缺少人情味

    這個角度很有意思,以為是科技使人與人之間變得冷漠,將榨乾深夜的最後的溫暖。哎呀,麥起嚼著吧,不管窮富,除了親人愛人,男有基友,女有閨蜜,這是必備的。至於陌生人的溫暖,我覺得還是不要苛求了吧。你連陌生人都不放過,你這是有多缺愛啊~要不麥起給你個愛的抱抱?

    話說回來,有人唱衰,並不奇怪,任何新生事物剛出來的時候,都會被人們鄙視一段時間。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過火車、汽車剛剛面世的時候,原來趕馬車的車伕們顯然是不樂意的,你動了人家的乳酪了哇。而且新事物剛剛興起的時候,教育引導也需要時間和成本,這也是很正常的。

    遠的不講,就說阿里本身,成立近20年,每一個動作在當時都是令人費解的:00年時大家會問阿里巴巴是幹啥的,有啥前途?04年大家接著問:什麼是淘寶,網上買東西?,上當受騙怎麼辦?12年你會問,都有淘寶了還弄個天貓幹什麼?諸如此類,跟今天唱衰無人超市的情況沒什麼兩樣。

  • 2 # 暮然回首1999

    無人零售概念前兩三年炒的相對火一點。我有幾個朋友事從事這塊,所以有所瞭解。

    由於資本市場關注,行業就會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無人便利店,自動售賣機,無人貨架鋪天蓋地得就起來了。業態形式再延伸一點,包括現在的自助咖啡機等。

    據我目前的瞭解,經過這兩年的市場自然淘汰。這種所謂的新零售,已經淘汰了將近95%(這不是絕對數,只是我前幾年有接觸的跟現在還能看到的做簡單得對比)。玩家已經不多了。活下來的,也都過得不好。

    無人模式聽起來首先是高大上,其次會告訴你省人工成本。再加上什麼雲計算的概念,確實忽悠了一大批人。

    技術支援,購物體驗,消費習慣,品類限制,損耗控管,運營管理,這都是限制無人模式發展的絆腳石。小公司根本玩不動。

    當然,技術在不停發展,消費習慣也會改變。應該說無人新零售是趨勢,只不過現在不是好時機而已。

    如果你想入行,無論這條產業鏈的哪個埠,都不建議做。個人觀點而已。

  • 3 # 翠峰山

    人工智慧首先是人制造出來的,程式設計以是人為的,我認為目前科技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現在阿里搞的無人超市,頂多是半存品,在很多領域,還是需要人來操控,只能算摸索中的無人超市,但科技最終會發展到那一天,用機器人來掌握各種程式,就純碎變成真正的智慧人工超市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時候即便身邊很多人卻總感覺很孤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