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心為善
-
2 # 楊早講史
【一句話答案】換成你來論“他媽的”,有人給你稿費嗎?
這是一條腦回路很清奇的問題。
因為“他媽的”是一個冒犯性的話題,至少正人君子是不太願意見到這詞兒公開入文的。如果要湊字數得稿費,肯定不如罵罵賤人,傳傳八卦,蹭蹭熱點來得爽利。
錢理群老師曾說,如果要推薦讀魯迅的入門文章,那末一篇就是《論“他媽的”》,另一篇是《我要騙子》,因為可以看出“魯迅思維上的特別之處”。
魯迅為什麼要論“他媽的”,還要將這個詞稱為“國罵”?因為從這個詞的流行史,可以看出中國文化的某種特質。
一是講求血統。中國傳統社會特別喜歡修譜,又特別喜歡攀附。無論誰一發達,總會找人,或者有人自發地為他找一位闊氣的、有名的祖宗,似乎要證明成功是可以透過基因傳遞的。
二來,既然闊人們都講求血統,那麼,語言的攻擊就是最沒有成本,也最為便捷攻擊的方法。你現在牛又咋的?你血統不純……比如北京愛罵人“丫的”,說全了是“丫挺的”,出處很古,可以追到《戰國策·趙策》的“而母婢也”。
要從輿論上搞倒一個大人物,最好的辦法就是說他道德如何敗壞,現在直接罵他母親道德敗壞,就更有殺傷力。
而且“他媽的”是一個縮略語,說全了,前面可以有個操字,再擴充套件一下,可以操大爺,也可以操十八代祖宗。
這種精神勝利的妙法,別的文化確實是不太常見。所以魯迅說發明“他媽的”,是一個卑劣的天才。
能從平常用語中看見中國文化的某些特質,這樣的人多嗎?
魯爺要是活在今天,開個公號,我一定天天讚賞。
魯迅是那樣的人嗎?
看魯迅先生的文章,字字鐵骨錚錚,可有一句冗言廢話?
這篇文章雖沒有讀過,但以先生的人格判斷,即使從小事立論,也必言之有物,斷不會幹浪費讀者時間、謀財害命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