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23wd

    為了提高乘坐價格,提高乘坐的享受,這樣由硬座提高到軟座;硬臥提高到軟臥,價格提高一倍以上,甚至二倍!

    不知服務也隨之而改善嗎?

  • 2 # 東方連話

    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問,表面上看是因為漲價了,最終還是因為選擇的餘地收窄了,在Z車上沒有硬座可選了。

    以前有硬座有硬臥,也有軟臥軟座,現在這樣一改,Z139、Z140有軟臥軟座,Z51、Z52高軟軟臥硬臥,總體來說沒有了硬座。南通北京之間就只有K4051、K4052還有硬座了,但是K車和Z車的乘坐舒適度是有很大區別的。也就是說,在這條線路上,高階的Z車上不再有硬座,要坐硬座就去K車坐,Z車的車體資源全部給了高階的乘用方式。

    這是將乘坐的梯次明確拉開的措施,也是技術進步的同時運營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傾向的表現,其直接結果是人們沒有了過去那種可以用較少的錢享受較快的車的選項。

    以通常的經驗看,這樣的更改所形成的心理落差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會伴隨著原來有習慣乘坐的乘客,等到有過對比經驗的乘客記憶模糊以後,等到大多數都是新乘客的時候,這種安排也就會被接受下來。

    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掩飾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與人們對於價廉物美的商品服務要求之間的矛盾。

    鐵路是商業性與公益性結合的公共交通體系,怎麼把握好其間的分寸與尺度,既儘可能服務大眾,又兼顧企業利益,也許還要在實踐中更多地積累經驗。

  • 3 # 翰觀視界

    這個問題還真有的一說,不能說鐵總沒有利益方面的考慮,技術層面也比較複雜。

    首先得普及一個知識。中國開行Z字頭直達特快的車型主要是25T型,這個型號的車廂有硬座車、硬臥車、軟臥車等車種;此外還有一種BSP車型,只有軟座車軟臥車兩種車廂。因為供電模式不同,每列車的編組或者是25T型車體,或者是BSP型車體,二者不可混編。

    回到題主的問題,Z139/140原先的車體是25T型,編成內有硬座/硬臥/軟臥,由於路內其他線路調整的需要,Z139/140的25T車體被調給Z83/84開行北京-齊齊哈爾直特,而接受了原Z7/8次的BSP車體,於是車體變成只有軟座/軟臥車。

    因此,Z139/140更換車底是鐵路部門整體調配的結果,不能單純的看作是為了漲價故意而為。同時,南通的進京車還有一列Z51/52,正好在舒適度方面與Z139/140形成高低搭配,滿足不同層面出行者的需求。我們更應該理解鐵總合理的資源整合調配,而不總是帶著有色眼鏡審視它。

  • 4 # 麒麟羽愛火車

    提高乘坐舒適度,畢竟是南通進京王牌車,原Z7/Z8的車底,全軟席更舒適,再說了,Z51/Z52還是中中國產25T啊,有硬席的,還是別太功利化了吧,鐵總有自己的看法

  • 5 # 英明果斷火車8c

    本人乘過z140簡直就是一個坑,當天因為有急事去北京,沒買到直接到北京的,就買了z140到鹽城的車票,準備上車在補車票,上了車列車還沒開我就去補票,誰知列車員說要等列車開了才能補,然後等列車開了去補,既然說沒有位置了,要補只能坐臥鋪旁邊靠窗子位置,然後更氣人的是收的錢是要按軟臥收費的,後來我還沒到鹽城就中途換了別的列車去北京了,以後再也不會乘這車了,本人還在投訴中,期待結果

  • 6 # A快樂寶寶愛啤灑A

    國家應改進硬座,設計應軟一點,座位應向動車一樣,尤其是三個人一個座,遇到胖一點真擠,想說吧,引起衝突。實際鐵路總公司應該與時俱進。

  • 7 # 陌上踏花

    我就不理解:為什麼Z139在天津西停,而Z140就不停天津西直接到北京了呢?這不是故意給乘客製造麻煩和困難嗎?不知道是哪個癟犢子的餿主意!

  • 8 # 青澀風箏mS

    z140為什麼南通到天津不讓下客,我已經提了好幾次了,北京本來就人多,天津可以承接北京的一部分功能,能在北京周邊下客的,怎麼就不能呢?我在天津上班,還要從北京再轉車到天津,時間上不說,是不是還要從北京站到北京南再來天津?,根本就不合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證券理財人員承諾客戶保本保息,如果賠了證券從業人員需要承擔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