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比巴乖寶寶

    古代臣子自警的話,吃(拿)著皇上的(朝廷的)俸祿(薪俸),就要為皇帝分憂。現在知受了別人的好處,恩惠就要替他分擔憂愁。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是古代臣子自警的話,吃(拿)著皇上的(朝廷的)俸祿(薪俸),就要為皇帝分憂。現在知受了別人的好處,恩惠就要替他分擔憂愁。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即無功不受祿的意思。

    出自:

    此句最早的出處是唐詩人柳宗元的《吊屈原文》(文末):“吾哀今之為仕兮,庸有慮時之否臧。食君之祿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既偷風之不可去兮, 懷先生之可忘! ”裡的一句‘食君之祿畏不厚兮’。後人將之發揚。於是有了完整表達。

    此外此句在明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出現過。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中“徐盛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何懼哉!’遂引猛士數百人,用小船渡過江邊,殺入李典軍中去了。董襲在船上,令眾軍擂鼓吶喊助威”。講的是魏吳大戰中,吳國大將甘寧部下的徐盛對孫權說的一句話。意思是接受別人的恩惠,就要忠心替別人做事。

    放眼現代社會官場,“食君之祿,擔君之憂”依然受用,為官者吃的穿的都從百姓手中得來,老百姓就是為官者的衣食父母,為官者應“孝順”百姓。

    為官者“食君之祿”就應“擔君之憂”,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既然“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以群眾利益為己任,要為大家謀利益、求發展;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就要以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標準為座右銘,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覺,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就要以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先輩先進為鏡子,俯得下身子,彎得下腰,做群眾的貼心人,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祉;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就要念好緊箍咒、穿上防曬衣,耐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管好自己的手、自己的嘴;作為黨的領導幹部,就要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坦蕩做人、謹慎用權,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哭還是笑搞笑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