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iFi一點通

    下個階段會重點發展全面屏,可以看看小米MIX3,已經實現前面全是螢幕。然後現在還在開發的階段的是摺疊螢幕,全部開啟就和平板一樣,摺疊起來就是一個普通的手機螢幕。

  • 2 # 繁星落石

    妥協的結果,因為總要有地方來安置前攝像頭和聽筒的元件,加上faceID的尺寸,螢幕頂端不可能被完全去除,只能儘可能地拓展螢幕所佔用的空間,結果就是劉海屏。以後只要把攝像頭和聽筒完美地隱藏起來,比如使用屏下攝像頭和螢幕發聲技術,就可以去掉劉海實現真正的全面屏。

  • 3 # 郭忠超

    不是業內人,僅從個人認知簡單說一下。

    使用者需求促進產業變革。

    手機的發展歷史其實很短,但手機形式的變革很快。從最初的單色屏,到小尺寸全綵屏。再到大尺寸尺寸的高畫質屏,甚至到現在出現了基於柔性屏的手機。產品不斷更新的原動力其實就是使用者需求。

    使用者對手機的功能定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買一部手機,僅僅可以打電話、發簡訊就可以了,其中僅有的貪吃蛇遊戲已經讓好多人可以玩好半天。而現在,打電話幾乎快成為一部手機的輔助功能了,簡訊更是很少有人發收了,聊天軟體、手機支付、影片通話、大型遊戲等等功能不斷豐富,而這些需求中,螢幕越大、越清楚,越容易吸引使用者購買。

    但是,以前的大屏手機由於首先於技術條件,上下左右都有較大的邊框,從視覺觀感上仍有提升空間。於是,儘可能的利用手機空間,擴大螢幕佔比成為當下手機廠商間的主要競爭,因此,我們最近較為常見所謂全面屏、劉海屏、水滴屏等等名詞,這些都是手機廠商在向更大螢幕空間探索中,收到前置攝像頭、光線感應器等電子元器件影響所不得不做的妥協而已。

    手機廠商間的產品競爭

    手機行業的發展催生了需多廠商,在你死我活的商業競爭中,誰能推出符合使用者需求的產品誰就能站穩陣腳,取得較高商業收益,諾基亞的隕落和蘋果手機的崛起就是明顯的例子。

    因此,技術的改進,進而推出差異化的產品,是手機螢幕變革的基礎支撐和主要推手。需多時候,使用者並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什麼,使用者只會在現有的商品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是哪一種。所以,不管是噱頭還是真正的技術變革,廠商們根據市場反饋不斷的改進自身的產品,以求獲得更大的銷量。

    下一階段的螢幕會使什麼樣呢?

    從現有資訊來看,更大的螢幕佔比仍是近期內最主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另外,柔性屏的出現和普及同樣會是手機廠商接下來幾年需要搶佔的陣地。

    透明屏或區域性透明螢幕,其實這種技術已經出現了,但目前技術條件尚不成熟,而且螢幕成本較高,缺乏商用基礎,未來也有可能會是一種發展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除了《你的名字》外,還有哪些好看的日本動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