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蘇洵《六國論》)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賈誼《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②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司馬遷《鴻門宴》)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蒲松齡《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
(一)用作疑問代詞
1.單獨作謂語,後面常有語氣助詞“哉”、“也”,可譯為“為什麼”、“什麼原因”。
①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蘇洵《六國論》)
②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范仲淹《岳陽樓記》)
2.作動詞或介詞的賓語,可譯為“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3.作定語,可譯為“什麼”、“哪”。
①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②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二)用作疑問副詞
1.用在句首或動詞前,常表示反問,可譯為“為什麼”“怎麼”。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用在形容詞前,表示程度深,可譯為“怎麼”“多麼”“怎麼這樣”。
①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三)作語助詞,相當於“啊”
①新婦車在後,隱隱何甸甸。(《孔雀東南飛》)
(四)何:通“呵”,喝問
①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誰何:呵問他是誰何。意思是檢查盤問。)(賈誼《過秦論》)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問或反問,譯為“怎麼樣”“怎麼辦”“為什麼”。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②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司馬遷《鴻門宴》)
【何以】即“以何”,介賓短語,用於疑問句中作狀語,根據“以”的不同用法,分別相當於“拿什麼”“憑什麼”等。
①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
②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無何】譯為“不久”“沒多久”。
①撫軍不忘所自,無何,宰以卓異聞,宰悅,免成役。(蒲松齡《促織》)
【何乃】譯為“怎能”。
①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