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Qingshui636
-
2 # 一城740
學生也是有脾氣的
朋友是位二年級老師,不久前聽她講了一件事。有一次兩個同學打架,朋友認為打架不對就把兩個孩子都教訓了一頓,誰知其中一個孩子認為自己被同學欺負了還被老師批評,委屈的不行,當即把槍火對準了老師,衝朋友大喊大叫,認為老師偏心,不是自己先動手的,被打了還手不對嗎,老師還批評自己。因為聲音太大,已經有好多同學聚攏過來了。朋友做教師不長時間,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說不慌是假的,強自鎮定下來,抱著還在喊叫的孩子說“老師剛剛沒了解清楚就批評你,是老師不對,你一定覺得很委屈吧?”孩子這時慢慢平復下來,但仍然抽泣著,“你們願意告訴老師,為什麼原本很好的小夥伴,現在有了爭吵嗎?”兩個孩子要爭著說“小剛認為自己委屈,是嗎?”小剛點點頭,“小華也認為自己委屈,是嗎?”小華也重重點點頭,“你們以前是好夥伴,老師看見昨天下課你們還一起玩球,是嗎?”這次,兩人一起點點頭,“你們一直都是好朋友,只不過現在有一點小矛盾,有了矛盾解決了,你們還是好朋友,是嗎?”兩個人都不出聲了,“現在矛盾解決了,你們誰先和好朋友拉拉手?”孩子們剛開始不好意思,不一會兒,倆人就一起去玩兒了。
這場爭吵終於平息了,朋友說以後遇到這種事有經驗了,孩子吵,你不能吵,要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要有同情心,專注於解決問題。我聽了她的話也收益良多,我想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老師和同學之間,也適用於家長和孩子之間,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和平解決問題。
-
3 # 一杯烈酒醉太平
時代不一樣了,當然教學的方式也應當更改。像樓主所提出的問題。我覺得作為老師的你會有更好的處理方法。現在的孩子確實都嬌生慣養,打不得罵不得。教育這方面確實挺不容易。像三字經說的。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所以家長和老師多多溝通交流,避免不必要尷尬!都有責任監管。
回覆列表
作為學生本人以及過來者,我覺得你不應該硬碰硬會越吵越兇不好收場,冷他並且假裝不在意繼續做其他事情是對他最好的辦法,不要覺得這會顯得自己很沒得威嚴 反而是聰明的做法也會讓他過後覺得自己是在無理取鬧稍顯幼稚
試問如果一個成年人跟未成年人計較,難道不會顯得更幼稚嗎?而是在冷靜過後對他做出一些嚴肅的教導是最好的